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县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县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民营经济的生存命运,民营经济根本改变了中国经济的 发展面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也是县委、县政府的一贯追 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务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支持”“一个构建”等一系列新经济思想、中央 《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方针政策以及省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相关精神内涵,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与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策 引导、资金扶持、保护权益、优化环境等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县民营经济健康、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县民营企业发展达到家,实现总产值亿元。 (一)狠抓政策落实,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综合成本较高、盈利空间缩减,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如 何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是各级高度关注的问题。据《2023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 价报告》显示,有70%以上的企业呼吁减轻税负成本,60%以上的企业呼吁降低企 业用能、用地成本,50%以上的企业呼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数据与 市上的调研结果和我县的县情基本吻合,充分说明这是当下极为普遍的一个现象。 近年来,我县坚持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民营企业减负 政策,深入开展降成本行动,连续三年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排查,每年减轻企业和社 会非税负担4402.07万元,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29454万元。但是,目前我县规上工 业和限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仍分别高于全省x元、x元。为 此,接下来我们务必要在“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方面,再下真功夫、再出实举措。 一要做好政策“加法”。近年来,县里设立了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应急转贷资 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降成本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下 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实行本土民营企业新增投资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 导民营经济参与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 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通过出台一系列新的、更贴合企业需求的优惠扶持措 施,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政策空间。二要做好税收“减法”。坚决做到收费目录清 单以外的事项一律不得收费。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避免因不当征 税导致正常运行的企业停摆。大力推行民企电价改革,参照周边地区民营企业电 价和国网加大降费力度。阶段性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率,2022年至2023年,将失 业保险费率从1.5%降至1%,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由1%降至0.7%、个人缴费比例 由0.5%降至0.3%,将生育保险费率从0.5%降至0.3%。三要做好效果“乘法”。中央 和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要善于从中挖掘政策红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商 事制度、土地出让制度、配电业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挥好降成本的 联动效应,顺势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各类企业都能平等 享受政策红利,通过企业和政府联动配合、协同作战切实帮助民营企业降本增效。 (二)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转型外在动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作 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营商环境好,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 来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涌流。一直 以来,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主要抓手,推 出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开通了提速办理“绿色通道”等,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纵深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突出 优化“三个环境”,带动形成政府、企业、市场、社会整体联动、良性互动新格局。 一要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精简行 政审批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规范权力运行,对行政权力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要充分 发挥县行政审批局“窗口”作用,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 革,落实“一次办”“马上办”和“3550限时办”等系列改革举措,让“数据多跑 路、企业少跑路”,以政务服务的简便高效换取企业的突破发展。要进一步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认真履行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 法协议合同,稳妥有序化解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坚决防止“新官不理旧账”。 二要着力优化市场环境。做到精准对接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政策措 施,采取“一业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探索制定涉及土地、税收、厂房、物流、用 工等方面个性化优惠政策。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确保民营企业在市 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各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破解融资难题,强化民营企业发展金融支撑。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尽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有 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金融机构风险点不断 增多,金融风险管控趋紧,这些都给民营经济融资问题带来了更大挑战。目前,全 县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达到x%,分别高于全省、全市x个、x个百 分点。但也要看到,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与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还很不匹配。为进 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可及性,加快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这一老生常谈 的难题,在促进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前不久,央行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推出 了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广大民营 企业要抓住这些政策利好,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发展债券 融资、股权融资,不断拓宽融资途径。我们也一直鼓励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支持民 营企业发展,将县财政性资金存款与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情况挂钩,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给予激励奖补。县政府将各大银行每年 对民营企业增加贷款的比例和贷款额度作为政府支持银行的重要依据,作为政府部 门选择与银行合作的前提。同时鼓励支持各大银行积极拓展贷款渠道,扩大质押 范围,将应收帐款、库存商品、股权等纳入抵押、质押范围,积极争取延长贷款期 限。二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民营企业大都是轻资产、缺担保、无 抵押的中小企业,针对这一实际,要提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银行考核 中的权重,切实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债、资产 证券化和各类投资基金扩大融资,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采取特殊帮扶 措施,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要发挥财政增信撬动作用,规范金融机构 信贷行为,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能随意简单地抽贷、断贷,而要千方百计给 予支持。要建立完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为企业放贷给予风险 补偿;要搭建政府采购信用融资信息互通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依据政府采购合同向 中标民营企业提供无抵押担保的融资服务;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应急转贷资金 池。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把关、银行参与、企业自愿”原则,将县内民营企业按业 态、分行业组成经济联合体,联合体内企业实行互为担保、联名担保,切实解决企 业融资难问题。三要进一步研究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 向、本身基本面良好、有前景的,只因外部环境变化或政策原因,导致一时陷入流 动性危机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通过自筹资金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综合 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帮助县域内产 业龙头、就业大户、新兴行业等关键行业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纾困。同时要高度重视三 角债问题,纠正一些部门、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 (四)保护企业权益,稳定民营企业安心创业预期 “新时代民营企业再出发”课题组在《改革内参》撰文指出,当前有57.1%的 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地位不平等,有49.2%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家缺乏安全感。这 是当前一个棘手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 家是我们自己人”,作为自己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