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4年2月经济类文稿汇编(24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4年2月经济类文稿汇编(24篇) 目录 1.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 2.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保障 5 3.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8 4. 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11 5.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9 6. 高质量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2 7. 以“四链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24 8.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8 9.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31 10. 稳与进、破与立:协调好经济运行中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 35 11.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40 12.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43 13.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资源潜能 46 14. 推动乡村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49 15. 深刻理解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51 16.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55 17. 找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 60 18. 新型工业化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63 19.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68 20. 协调推进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70 21. 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 74 22.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76 23.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77 24.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 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82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 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 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影响。要认真学习领 会这一重大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开放。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的科学结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 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经济发展同样离不 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尽管在特定时段、特定情况下外因 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从整体、全局和长时段来看,内因的作用 始终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外因的作用是辅助性、第二位的。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千千万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和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只有把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出来,经济增长才有 了绵绵不绝的持久动力。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打 破束缚人们开拓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积极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改革开放是提高 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一旦把全社会的动力和活 力调动起来,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内生 动力的作用是持久的、强劲的、源源不断的,与增加要素投入 的一次性作用不同,今年起作用,明年乃至更长时期都会起作 用。有效调动全社会内生动力,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治本 之策。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总结我国发展历史经 验得出的宝贵结论。改革开放前,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 缚了生产力发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广 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农民劳动产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 己的”,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 性。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体制机制一变,面貌焕然 一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改革开放40多年 来,我们不断改革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有 效激发起亿万人民群众奋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劲动力,激发起 千千万万基层组织和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的持久活力,无数 个微观源泉汩汩流出的“源头活水”汇聚成奔涌前行的“大江 大河”,汇聚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汪洋大海”,中国的发 展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精彩蝶变!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 关键一招。经过数十年高速增长,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 要素成本不断抬升,已经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口老龄 化加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已到中途、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 新形势,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拼人力、拼资源、拼投入的发展 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在外部需求萎缩、国内需求不振的 情况下,适度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来推动扩大内需是必要的,但 更重要的是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问题。要 积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国有企业 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准入、要素 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快落实一批支持民营企 业的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 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打 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加快全国统一大 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进这 些改革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新动力。 回首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 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展望未 来,我们依靠改革开放,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 治,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激发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就 一定能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创造新的 历史奇迹!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保障 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 定力量和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通过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 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使全要素生产率大 幅提升,从而能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 格局、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课 题,需要完善相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遵 循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 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好发 挥有为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围绕新质生产力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运 用系统观念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加快实现重大突破。 要加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在解决科技领域“卡脖 子”问题的同时,加大原创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打造我国科 技竞争新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要充 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聚四方 之才,扎实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催生 新质生产力。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 新主体作用,将优质要素更多集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 域,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 一。 二是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对 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在此 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全 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 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 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全 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 用,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 市场制度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 期的法治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 类创新要素向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聚集。同时,还要进 一步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 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 三是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 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畅 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 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勇于创新的企 业家精神是宝贵的社会资源,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精神 力量。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 新、诚信经营、勇于奋进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活力。要把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更 多“从0到1”的突破,并推进产业创新不断实现“从1到N”的 应用转化。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 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战 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有序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为发展新质 生产力提供更多产业支撑。 四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新质生 产力除了科技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尤为重要。要通过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 力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 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各方面制度更加规 范科学;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不适应发展新质生 产力要求的各种束缚。同时,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持续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 环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激发各类经营主 体的活力,持续把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势转化为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发展和安全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两件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 既是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也对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展是安全的重要基础。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 性,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物质技术基础才会 更加安全。但盲目发展、粗放发展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只有高 质量发展才能促进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加快构建新发 展格局。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 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 扩大国内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改革方向,大力激发各类微观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 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 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 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果发展停滞不前,就会削弱安 全的根基,没有发展的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和综合国力,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和谐稳定的安全屏障,才能为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灰犀 牛”“黑天鹅”事件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确保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安全是发展的必要环境和重要守护。安全是底线,没有安 全和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成果也会得而复失。从世界 范围看,许多国家由于社会动乱、政局动荡,不仅丧失了发展 机遇,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当前,世界百年变 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 确定性进一步凸显,我国发展的国内条件和阶段性特征发生深 刻变化,面临的安全风险上升。“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 们必须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把防范风险、维护安全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我国科技实力整体上已有明显提升,但创新能力 不足仍是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阿喀琉斯之踵”。在 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双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一些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面临不少“卡脖子”问题。要高度重 视基础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真正使创新源泉充 分涌流、创造潜力竞相迸发,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的问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突出风险,统筹化解房 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 性风险的底线。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 发展和安全要兼顾并重、两全其美。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 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实现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 发展,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经 济社会大局稳定,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要加快推进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 环境,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 发展。要推动国家安全战略、思路、体制、手段创新,明确安 全边界,守好安全底线,精准有效防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 险。既要打开窗户,也要安好纱窗。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 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善于运用国际通行做法和 法治化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监管、风险防控的能力 和水平,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丰富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的 工具箱,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 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长 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领导人民创造了世 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新时代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发展和安全必须并 重,下好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打好高水平安全的主动仗,实 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 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以推动金融高质 量发展为主题,为全党高级干部讲授了第一课。这是一篇政治 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的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 光辉文献,需要反复研读学习、深入理解领会。 深化对金融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 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继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在短短3个 月之内再一次专题阐述金融问题,充分体现了对金融工作的 高度重视,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深厚政治智慧和深远战略考量。 对于金融作为“国之大者”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 识。 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看,金融事关中国式现代 化全局。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定。党的 二十大后,中央举办了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 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重要 讲话聚焦的主题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 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则是着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 金融问题”而展开的。为什么要讲金融问题呢?因为金融是现 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建设金融强国是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和必然要求。做不好金融工作,没 有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 不可能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 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实现新时代新征 程党的中心任务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从百年大变局的国际形势来看,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 地。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改革发展是国家改 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大国崛起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当今世 界,金融之战的烈度和影响程度,甚至超过武装冲突和科技之 争。而且,在武装冲突和科技之争背后,金融制裁的手段都发 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现已成为金融大国,但还不是金融强国。 只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竞争力 和话语权,才能掌握大国博弈的主动权。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任重道远。金 融既十分重要,也极易产生风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 国金融领域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 议、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这一次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 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突出强调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 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这在世 界大国中独一无二。但是,这并不表明一切都风平浪静。20世 纪90年代我们出现过金融“三乱”现象,几家大银行事实上陷 入过技术性困境。当前,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 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等尤为突出,风险持 续恶化,存量风险尚未见底,增量风险仍在集聚,而且金融风 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破坏性特别强,处理不善极易 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增强忧患意 识,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金融领域 的矛盾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才能确 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从干部队伍状况来看,提高金融工作本领、加强金融监督 管理极为紧迫。金融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既 是“国之重器”,也是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频发的重灾区。做好 金融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金融干部队伍必须政治过 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当前金融领域的种种问题乱象很多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少领导干部对金融工作知之不多、知之 不深,存在比较严重的“本领恐慌”。特别是一些人政绩观扭 曲,缺乏金融工作常识,违背金融市场规律,“拍脑袋决策、 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肆意乱为、胡作非为造成了不 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更有甚者,一些人胆大妄为,靠金融吃金 融,内外勾结、滥权敛财、贪婪无度。可见,提高领导干部金 融工作本领,加大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是当前金融干部队伍 建设的一项当务之急。 深化对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历史进程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的认 识,不懈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金融工作,领导我 们党早在苏维埃时期就发行了货币、设立了国家银行。延安时 期,毛泽东将“调整金融关系”明确写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 领》,他还强调:“认识贸易、金融、财政是组织全部经济生 活的重要环节,离了它们,或对它们采取了错误方针,全部经 济生活就会停滞,或受到障碍。”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 区陆续建立起有效的货币金融体系,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建设 和武装斗争。但这一时期我们党主要在农村地区活动,对城市 金融工作总体上还很不熟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相 继打赢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迅速稳定了新中国经济 秩序。此后,我们成功进行货币改革,建立了适应当时经济体 制的银行体系,我国金融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出纳和会计,还不是 真正的银行,金融难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难以使 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对金融的 重要作用认识更加深入。邓小平指出,“金融搞好了,一着 棋活,全盘皆活”,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我 们初步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和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的金 融体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 开放的深入,我国金融事业迎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 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高度重视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保障金融安全,深入研究一系列重大金融问题,不仅成功抵 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两次大的冲 击,而且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 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 展之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 融风险攻坚战,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推动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冲击、妥善应对美西方国家 大搞“脱钩断链”等种种逆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 古人的开拓创新之路,也是一条自信自立之路、行稳致远之 路、长治久安之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 上抄下来的,而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艰辛探索的实践中开 创出来的。这条路来之不易,这条路行得通、走得稳,符合中 国国情、适应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 去。 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作出过一系 列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内容。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使我们 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 义、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的认识。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中央对金 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是走 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 问题。做好金融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国家 政权的性质职能,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事业是为了人民、造福 人民的事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是为资本服务、为少数 有钱人服务的本质截然不同。做好金融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 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保护金融消费 者权益。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为实体经济服务 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 措。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回归本源,坚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中实现金融 自身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维护金融安 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 的大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做好 金融工作,必须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 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金融的安 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做好金融工作,必须有 健全的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和市场规则体系,有禁 必止、违法必究,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运行。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做好金融工作,必须着力打造现代金 融调控体系、市场体系、机构体系、监管体系、产品和服务体 系、基础设施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的金融服务。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 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做好金融工作,必须把握好开 放的节奏和力度,切实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以更高水平风险防 控保障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 立后破。做好金融工作,必须稳字当头,宏观调控、金融发 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风险处置等都要稳,金融政策的收 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同时,要积极进取,把该立的 抓紧立起来,在稳住阵脚、稳住基本态势中不断解决问题、不 断前进。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 标,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 文化,建设金融强国,锚定三个目标:未来5年,基本建成中国 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总体框架;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 现代金融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金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有世界观,又 有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 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等 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对我们党领导金融工作历史 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丰富和 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把我们党对金融本质规 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走好中国特 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学习把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深化对立足本职、服务全党金融工作大局责任的认识 做好金融工作,不仅是金融部门和金融系统的责任,也是 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为党的历史 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将牢记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找准 服务全党金融工作大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的工作。 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的编辑出版。做好金融工 作,首先要学习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 融工作的重要论述,这就需要系统权威的教材。编辑出版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正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首要工作职 责。我们将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 的著作,为全党全社会提供权威教材。 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和宣 传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 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 述也必将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我们将及时跟进党的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 要论述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宣介好,在推进党的创新理 论体系化、学理化,推动其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上下 功夫,发挥好党中央可靠的文献库、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抓好党领导金融工作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编研工作。我 们正在编辑《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等党的重要 文献集,正在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第四卷和《中 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党史基本著作。 我们将把学习研究成果体现在这些著作的撰写之中,为鉴往知 来,学习我们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特别是 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提供权威读本。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 展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关系乡村振兴实效的关键因素。近年 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取 得积极成效,强化了农业食品保障功能,拓展了生态涵养、 休闲体验、文化传承功能,凸显了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 文化价值;但仍存在规模小、主体弱、链条短、同质化等问 题,需要进一步发掘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精 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更大的力 度、更实的措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做精做优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 乡村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乡村 特色产业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产业,具 有独特品质,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 文化等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土特产”三个字生动 概括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要求,“土”要求因地制宜用 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 势;“特”要求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充分利用各 地资源禀赋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特色产业,创响一批“乡字 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产”要求在提高农业综合效 益上下功夫,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推 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的重点工作,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当前,我 国农业绿色发展还存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绿色发展激 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 制机制,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动能。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乡村 振兴的新引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一是 发展生态种养业,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推广种养加结合、农牧 渔结合、产加销一体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二是科学发展林 下经济,加快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 林景观利用、森林康养等产业。三是发展乡村环保产业,通过 整体开发、产业联动、打包经营等模式,扶持培育一批专注于 乡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环保企业,为乡村 环境治理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四是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 力度,完善节水节肥节药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背景下,在市场对乡村各类产品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新 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难 得机遇。要坚持科技兴农,促进产业、科技交互联动,推动农 业与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度融合,跨界配置农业和现 代产业要素,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积极发展生 态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产业 新业态,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 势。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予以政策鼓励和支持,保持涉农政策 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规划、政策、标准等有效衔接。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 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 等二、三产业延伸,推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优 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 应,有效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挥好 农产品加工业“接二连三”的作用,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 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在村镇培育一批直供直销、 定制配送农产品流通网点,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 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统筹抓好现代农业 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各类平台载体建 设,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提高区域内产业集聚发 展能力。还要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产业化联合体、农 商产业联盟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推广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 伸、多功能拓展等多种融合模式。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 社会资本和企业主体参与,要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对下 乡资本进行全过程监管,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 制,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通过就业带动、订单生 产、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 值收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高质量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开展脱 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取得 一系列成就。我们已经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 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同时,“三农”工作重心 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 移到乡村振兴上来,总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 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近年来,我们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推动乡 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不断健全,规划体 系、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持续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新征程,要把重点放在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特别是要在产 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集中资源、加快突破。 对此,需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 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助 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 等方面的建设投资需求巨大,需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动社 会资本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注意挖掘和释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的潜力,重点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一方面,应坚持深化乡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 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拓展政 策性银行功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通过用好再贷 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 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等,不断 优化供给政策。用好金融科技,降低信息不对称,加强农业信 用信息共享,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发挥全 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降低供给成本。打通金融服务“三 农”各个环节,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另一方面,应加强乡村金融需求侧管理。在农业产业体系 上,通过农牧结合、三产融合等途径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农 业生产体系上,朝着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农业经营体系上,朝着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为此,需 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 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 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 善,让广大农民在深化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改善农村信用环 境,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库建设,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 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寓信用体系建设于乡村治理和 推进乡风文明之中。 以“四链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 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推 动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 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资金链和人才链支撑作 用,着力破除制约四链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提升产 业基础能力,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促进产业链联动发 展,以“四链融合”助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韧 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链。  充分认识“四链融合”重要意义 为产业链现代化强化科技引领。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是 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实现路径,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引 领,才能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升级。“四链融合”有助于催生产 业先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缩短 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本,使创新成果 得到应有回报,从而激励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吸引更多人才 从事科技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 竞相涌现并实现产业化,使产业链现代化的科技属性进一步增 强,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产业链现代化提供要素支撑。科技和金融好比现代化产 业发展的“任督二脉”,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推 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链现代 化、保持产业体系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人力资本是知识 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源泉,技术积累及其外部性引起的规模收 益递增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链现代化的 关键要素。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劳 动、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要素汇聚成为现代产业的生成源泉。 推动“四链融合”,需要拥有数量庞大、质量优良、结构合 理、配置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数据等优质要素,并且建 立起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如 此才能为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关键要素支撑。 为产业链现代化构筑良好生态。通过“四链融合”,构筑 包含“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环节的创新创业共同 体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综合体,打造政府、企业、高校、科研 院所、创新服务机构等主体高效协同,知识、技术、资金、人 才、数据等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各类主体协同 创新、融合发展,形成高效运转的科创产业“加速器”“孵化 器”“倍增器”,有助于促进产业基础能力强化、运行模式优 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  找准“四链融合”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以“四链融合”构筑现代化产业链新基座。当前,我国产 业链水平和欧美国家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产业基础能力方面,具 体包括底层工业数据和设计软件、研发设备、测试仪器、关键 零部件和材料等。为此,应通过“四链融合”,重点加大对基 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新型基础设 施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协同,组 织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攻关工程,推动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加 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适应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产业发 展需求,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场景、工业互 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 术和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四链融合”培育现代化产业链新主体。在一个行业 中,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是劳动生产率、经济总量、技术水 平、发展态势、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是 行业发展的标杆。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不可或缺。要加强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成果供给,增加促进 创新成果应用的场景和市场供给,强化支撑产业创新的人才供 给,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推动优势企业以核心 技术、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优质独特产品、标准制定、 营销网络为依托,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 力,加快成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具有主导能力的产业生态 主导型企业。 以“四链融合”拓展现代化产业链新空间。要从时空两方 面统筹抓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结合短板产业、 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发展不同环节、 不同阶段的科技、金融和人才需求,建立完善相应的科技创新 体制、金融服务体制和人力资源供给机制。推动建立适应短板 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等不 同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创新研发机制。加强教育、科技、 人才一体化推进机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发展 特点定制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智慧教室等硬件 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产业发展需求相衔接。另一 方面,要统筹推进产业国内有序转移、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和国 际产业合作。推动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建设现 代化产业基地,拓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腹地。支持产业准入地 与转出地建立密切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各地区在协同创 新、成果转化、市场准入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加强产业化、 市场化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四链间政策有 机衔接、各类主体有效协同,实现要素有序流动、政策同向发 力,以良好环境推动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世界级产 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 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优质人才顺畅 流动,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价值 链、创新链联动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竞争力和丰富度。坚 持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相促进,促进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相衔 接,推动全球创新成果在我国孵化转化应用,在开放合作中形 成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年。过去十年,是 京津冀协同发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思路、打基 础、寻突破的十年,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十 年,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的十年。京津冀三省市 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 工作,区域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稳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 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实践 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 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 径。” 保持定力,京津冀功能定位持续加强。十年来,京津冀疏 解有序的新形态、“一核两翼”的新格局、创新驱动的新活 力、共同富裕的新方位逐步确立。北京坚持贯彻落实新版城市 总体规划,常住人口总规模实现七连降,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 效缩减,成为全国首个减量提质发展的超大城市。城市副中心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第二批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 业单位搬迁已经启动,城市副中心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 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区重点 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首 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加快推进,4所疏解高校全部开工,未来之 城雏形全面显现。 凝聚合力,京津冀协同协作日趋紧密。十年来,京津冀区 域发展指数连年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集聚。京津冀规 划体系逐步完善,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 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逐步明确。京津冀全国最密铁 路网建成,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走深走实,生产要素加快流动 互通。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企业在区域内跨省(市)设 立分支机构8200家,比2021年增长8.7%;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 同5881项,比2021年增加447项,成交额356.9亿元,比2021年 增长1.9%。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通勤圈”互联互通、“功 能圈”错位联动、“产业圈”节点城市强链补链,形成了辐射 和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激发活力,京津冀开放创新不断增强。十年来,京津冀区 域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加快发展。2022年,京 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7.9万人 年,与2015年相比增长超过20%;京津冀区域研究与试验发 展(R&D)经费支出总量超过4260.9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 长90%。疏解腾退空间焕发新活力,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和产业 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一场“冬奥之约”,搭建起中 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打开了向世界展现中国式 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彰显效力,京津冀人民福祉稳步增进。十年来,京津冀区 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走深走实。京津冀地区居民收 入稳步增长,2022年京津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 翻一番。区域交通一体化由蓝图变为现实,京津雄核心区半小 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加速,大兴国际机场 辐射带动作用凸显。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取得重大突破,区 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被联合国誉为世界奇迹,生动讲述了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先行实践。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 增强,医疗、教育、就业服务一体化深入推进,同城化效应不 断增强。 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亟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 略高度上谋划,从高水平建设的发展格局上统筹,以更加奋发 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必须紧抓主要矛盾,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 子”。始终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 历史机遇,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实现降碳、“添秤”的 减量发展。加快完善与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激励 约束政策体系,坚决支持和服务央属标志性项目在京外地区落 地、生根与发展。 必须坚持大局意识,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 破。全力支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 位”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扎实推动城市副中心高 质量发展,统筹处理好同雄安新区的关系、同首都核心功能区 的关系、同京津冀区域的关系,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 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必须坚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 用,破解痛点堵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通从教 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进而到经济强、区域强的高质 量发展通道,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 地,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 和比重,不断壮大区域发展势能。 必须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激发内 需潜力,推进一亿多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坚持全面地而不 是片面地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 性,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保障民生底线、促进共同 富裕,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 大文章”。在2024年1月16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 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 调,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 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做好新时代金融五篇 大文章,不仅为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五个重 点领域,也锚定了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着力点。 科技金融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总 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科技金融专注于以运用金融创新手段服务于科技事业 发展,通过改进服务模式和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于科技创 新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与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 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从基础科学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 化,再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都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强有力支 撑。反过来,科技与金融互为促进,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和应 用,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服务业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 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能够为实现高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创造相互促进的科技金融生态体 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资源:一方面满足科技企 业在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大量资金需求;另一方面 推动金融机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化、金融服务更加差异化。 绿色金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我国绿色金融近 年来发展迅猛,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 模连年创新高。当前,数字技术推动经济向更高效、更绿色、 更节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与绿色创 新提供了巨大市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更多绿色金 融产品,能够倒逼传统行业向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型发展,促进 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转型,为生态 文明建设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金融助力。通过互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 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不仅可以拓宽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和推进绿 色金融产品体系创新,还能为绿色产业项目、绿色科技研发、 绿色金融体验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普惠金融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金融力量。普惠金融 的发展在我国已取得长足进步,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都有明显提高。但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建设金融 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的现代化,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重 要金融支持。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 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持续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 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 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金融产品,将 普惠金融加快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要坚 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又要遵循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 金融规律,通过更丰富更多元的普惠金融产品,解决人民日益 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助 力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的关键环节。近年 来,中央加快了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第 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一年多运行良好,在此背景下提出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正当其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务 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 见》明确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丰 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提供养老财务 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养老金融既是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安全 高效运行的“基础设施”,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支 撑载体,更是满足老年群体社会需求和确保生活质量的一系列 实实在在的产品服务,对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至关重要。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血脉。数字金融是金融业与数字化 相结合、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叠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 融业态,具有金融与数字的双重属性,其本质是金融,其依托 是数字支付、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数 字金融可以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和数字产业实现 良性循环发展,加速资金、信息、数字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扩 大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 面,为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注入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保障。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成就卓著,在移动支付、数 字信贷、央行数字货币等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数字金融正在 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和扩大内需的重要驱 动力。 总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 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完整的金融服务体 系: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瞄准的是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 服务体系,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侧重的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金融 服务体系,而数字金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数字化时代利用 数字技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是 支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化赋能的 硬件条件,是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 金融的重要引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 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应持续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合理 配置金融资源,强化金融宏观调控,持续打造良性互动的金融 市场生态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必将为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提供强大动能,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金 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稳与进、破与立:协调好经济 运行中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 “进”与“立”的考量应当更加突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演化与调整阶段,传统的经济 增长动能正在随着内外环境的转变而转变,经济面临的“三 重压力”已经转为“多重压力”,经济运行的环境更趋复杂 严峻,应对与缓解这些困难和问题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前 我们讨论宏观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厘清用什么样的 新思路来破解经济面临的新困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 调好“稳与进”、“破与立”之间的关系,我将其解读为需 要正确处理经济运行中的“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其 中,“稳”与“破”指的是此前的存量不要过快下行,但是需 要消化好存量,适当地出清,“进”与“立”指的是增量要有 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认为,当前 经济发展需要强调增量的作用,“进”与“立”的考量应当更 加突出,以大力推动改革的新思路来处理新问题,并且在新旧 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处理好二者转换的成本问题,以最小代价实 现新旧动能的平稳转换,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稳与进、破与立,体现了经济运行中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 系 “稳增长与防风险”中的稳和“稳与进”中的稳具有不 同的含义,要以增量的改革和调整带动存量的稳定和调整。 近年来当我们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时,习惯用“以稳增 长为主”还是“以防风险为主”来区别扩张与收缩的政策方 向,相对于防风险,稳增长的“稳”字往往带有扩张政策的 意味。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则更多意味着存 量的稳定,具有一定防守性的概念,这和稳增长的“稳”还 是有所区别的。通常我们讲到“破”,具有打破、放弃之 意,当经济运行出现调整时市场将会淘汰落后的产能,经历 一段市场的出清过程。另一方面,实现“稳”与“破”离不 开“进”与“立”,只有涌现出新的动能进行接续时,存量的 调整过程才能更平顺,通过“进”来实现“稳”,这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立”是要寻找 新的标杆、新的逻辑、新的政策,使宏观政策的导向、社会心 理的预期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旧有的模式、业态和产能 被替代,形成了“立”与“破”的新平衡。我认为,把握“稳 与进”、“破与立”之间的关系,站在存量与增量的角度来梳 理就会更加清楚。 要大胆推进增量调整,向增量、向新的改革方向发展凝心 聚力。回顾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增量的改革、增量 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中国改革开放遵 循渐进式发展的逻辑,其核心就是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积极发 展增量上,对于存量的调整非常慎重,对于增量的调整则大胆 尝试快速推进。一方面增量改革可以避免对既有利益结构带来 较大冲击,有利于形成一致性的激励,最终实现改革的帕累托 最优。另一方面增量改革有利于从点到面、多方尝试,即便出 现创新失败也损失有限,而对于成功的经验则可以通过复制与 推广对全局形成带动。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增量 改革的意义并发挥其作用。 要盘活存量基建资产,而增量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消 费、改善民生 基建投资存量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新增基建项目空间显著 收窄,基建资产存量有较大盘活利用空间。加大投资短期来看 是在需求端发力,但长期来看还是会转化为供给,而如果长期 在投资上发力,最终会加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据估计,当前 我国的基建资产存量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这些资产尚未得 到有效的盘活利用。另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饱和,新 增项目空间已经显著收窄。基建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于政 府财政,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可以说我国是一个投资型的政 府,政府债务大部分用于投资建设。但现在经济运行的逻辑发 生了变化,且经历长期投资后我国投资的效率边际递减,并挤 占了社会资源。传统的通过政府加杠杆稳投资、加大基建投资 的思维和安排已经不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情况,在 基建领域里已经很难有大作为,后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好 现有的基建设施存量,如政府出资建设的产业园区、公共场馆 以及仓储相关的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可通过基础设施领域不 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探索促进盘活存量和改扩建的有机结合。 若能够有效盘活这些资产,不仅能避免资源闲置,支持新产 业、重点领域的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 压力。 调整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可考虑由中央政府通过发债等方 式加杠杆,增量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消费,改善民生。调整政 府债务支出重点涉及我国央地杠杆结构调整的问题。当前我国 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杠杆率明显高于中 央,再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与付息压力,地方政府 通过负债支持消费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方式。相较而言,我国中 央政府杠杆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据测算,截至2023年我国中央 政府部门杠杆率水平为23.6%,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三 位数的杠杆率水平,中央政府部门存在较大的加杠杆空间。从 当前我国的政府债务用途来看,相较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需 要有对应的项目,国债的发行并无这一限制,国债有国家信用 作支撑,并不需要对应某个具体项目,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央 政府债务是“自由的债务”,考虑到我国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仍 位于较低水平,因此通过加大中央政府部门杠杆率水平,如增 加国债发行等方式来支持消费是可考虑的选项。 消化房地产存量、稳住资产价格,增量市场资金主要用于 新动能投资与培育 伴随资产价格持续走低,居民、企业、政府等部门资产负 债表受损已经有所显现。2023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整 体走低,同时我国房产价格总体呈现出下滑态势,大中城市新 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与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皆为负增长。房 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及居民财富的重要载体,房地 产等资产价格的下行对于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均带来较大的冲 击。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 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均受损。 要消化现有存量房产库存,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新的 产业、培育新的动能中去,而非消耗于已经过剩的房地产等领 域。经过长期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建设,房地产市场当前总体 上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当前新建和在建项目中有相当 部分用于保交楼、保障房供给以及“平急两用”相关设施建设 等,但当前我国二三线城市甚至部分一线城市均存在着非住宅 地产的大量闲置,与其新建保障房、“平急两用”相关设施增 加供给,不如将现有的存量地产如写字楼性质的商业地产改造 为保障房等使用,尽量消化存量房产库存,而非大规模新建增 加供给,这样在盘活、消化存量的同时也不会加剧供需失衡。 此外,我国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同比增速长期低于GDP同 比增速,医疗基础设施仍待进一步提升,可将部分存量房产通 过改造提供给医疗、养老等结构性供给短缺的领域来使用。这 些存量房产伴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注入获得了新价值,既降低 了银行的风险敞口,也起到缓解市场悲观情绪的作用。 总体上来看,当前形成了经济下行与价格下行的交织叠 加,二者互为因果,实现价格稳定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所 有可能引起价格下行的政策措施要慎重出台,要坚定地出台促 进价格企稳的政策,特别是需要转换思路,在增量的改革与创 新方面开拓思路。此外,政策引导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机制实 现新的平衡,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措施进行干预,比如房地 产领域的限购、限售、限价等措施只会加剧供需失衡和市场波 动,反而放大了存量市场调整的风险与冲击。 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现代物流联系生产和消费,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推进 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 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有效降低全社会 物流成本。这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出的战 略部署,对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优化物流服务与经 济运行之间关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顺应现代物流发展趋 势,《“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统筹发展和安 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 系,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新征程上,要深入把握 新时代物流发展特征,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 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强大 国内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供需适配的现代物 流体系。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 作用,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供需 适配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不仅 要求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而且要求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 费等各环节效率提升,从而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创造产业增量 价值。这就需要聚焦供需对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统筹产业发展需要,创新运行模式,有效提升物流服务供 给质量。 推进供需适配的物流体系建设,要立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服务品质,提升物流 服务的供需适配度,更好服务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打造供应 链组织新场景、智慧物流新生态,支持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产 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行前瞻性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进一 步畅通国内国际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镇和乡村之间的 流通网络,塑造城市群、都市圈物流高质量发展格局。紧密围 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 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更好统筹供需,发 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新形态,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二是立足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外联通的现代物流 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艰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 开流通体系的有效支撑。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 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 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畅通经济循环需要在保障国内物流 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国际物流能力,提 升内外通道衔接质量,优化国际供应链服务环境,降低国内国 际资源要素流动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有效支撑国内 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物流业态和运行生态。 推进内外联通的物流体系建设,要围绕培育完整内需体 系,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进、出两个方向 的物流要素布局和运行组织,增强国际物流保障能力。聚焦产 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建立更为顺畅衔接的一体化物流网络 服务体系,完善金融、贸易等功能嵌入,增强供应链综合服务 能力。以重大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培育竞争力强 的国际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行业深度融 合,打造内联外通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强化国际物流要素和 功能集聚。提升沿海港口、国际机场等国际枢纽发展水平,立 足服务强大国内市场,注重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推动铁 路、内河水运大通道有效衔接,更好联通国际通道,助力打造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 系。安全高效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基本要 求,体现了新时代物流发展的新内涵新特征。面对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增强现代物流体系对经济循环的支撑服务作用,有利 于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物资供 应,有利于保障流通部门的战略储备、提升流通速度,是立足 当前、着眼长远的必然选择。 推进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立足现有物流发展 条件,遵循物流发展基本规律,找准存在的短板弱项,系统 优化布局。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加强总体规 划,完善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 软件建设。以存量物流资源的空间整合、业态整合、运行整合 为切入点,优化增量要素投入结构,加快推进“通道+枢纽+网 络”运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 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行网络构建等,推进城郊大仓基地 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布局、改造、升级,加强应急物流 组织预案的设计与演练,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 力强的应急流通体系,确保应急物资保障和供应链持续稳定运 行。 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构建智慧绿色的现代 物流体系。智慧绿色发展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 景下对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当前,物流业高度嵌入产业链供 应链各环节,实现物流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组织创新和价 值创造的重要手段。构建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意味着要 通过新技术应用,以更低的资源投入、更低的环境资源要素占 用,全面优化物流服务模式、提升物流发展质量、发挥更大发 展效能,实现物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 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推进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切实创造发展条 件,特别是注重营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 场,出台有利于商品和要素高效流通的政策,调动各类经营主 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发掘智慧绿色发展的市场潜能,以重大 国家物流枢纽、关键物流服务平台等为抓手,创造物流设施、 设备、技术市场化应用的外部条件和应用场景,加快供应链智 慧化绿色化转型,进一步提升发展效率、拓展价值空间。完善 创新政策环境,引导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 整合,加快形成从物流装备研发、生产到物流企业服务,再到 满足生产和流通企业需求的全链条物流供应链体系,全面促进 物流的提质增效降本发展。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 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和安全水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冲突 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有效 管理和应对产业链风险成为各国的重要关注点。提升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 键,关系到我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新趋势,必须把 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构建新发 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 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 点。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朝着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方向调 整。回溯过去几十年,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以提升效率和 降低成本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生产方案。随 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产业安全逐渐上升为各国发展 的重要考量因素,跨国公司日益重视产业就近生产和布局,以 控制产业链过长带来的“断链”风险,区域内贸易逐渐成为国 际贸易的重要形式。 二是全球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数 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 革,不断改变着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对设计、研 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全过程进行赋能,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各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以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 点。高技术制造业代表着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是引领经济增 长、维护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各国积极布局高技术制 造业,力图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 的高端环节攀升,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当前,我国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 显,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产业门类最 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 的韧性和发展潜力,部分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品牌等方面 已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叠加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等因素 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短期来看,全 球价值链重构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但我国 仍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 施和新技术应用等显著优势,强大的需求潜力足以支撑起大 规模的生产和供给。长期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 展有其自身规律,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总体上是一种正常 的经济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资本往往会主 动调整全球生产力布局,向低成本地区流动。面对全球价值链 重构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 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补齐关键领域短板,持续增强产业链 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 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 背景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应对危机挑战必须树立的 底线思维,是经济顺畅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应对短期影响还是保持长期经济可持续 发展,都需要持续强链、补链、稳链,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 韧性和安全水平。 要加快布局发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发挥 好长期积累的创新、人才、技术优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增效,把建设制造强国 同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以创新 链提升产业链,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和区域价值链,构 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围绕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升级 方向,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模式的应 用推广,加大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 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资源潜能 进入数字时代,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数字经济 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据资源作 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能为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为我国参与国际合 作与竞争赢得主动权。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需 要进一步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以数字经济赋 能产业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实现高质 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数 据要素市场建设进程取得显著成效,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 资源及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带来全社会、全产 业链、全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极大提高。一方面,5G基站、算 力平台、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数据交易场所等新型数据基础设 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数字 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相关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逐步完善,其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设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竞 争加剧。进一步扩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最大限度激活数据要 素资源潜能,需要采取一系列举措,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各类 产业的赋能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作为一种具备独 特属性的生产要素,具有非竞争性、无限供给、易复制、边 际成本极低等特点,通过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能够 有效确保数据要素便捷流动、高效配置和合规应用。要完善数 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体系,健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 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化,创 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模式,推动数据、技术、场景和市场深度 融合,有序开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保障数据资源高质量 有效供给,最大程度释放要素价值。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完 善数据要素收益、数据产权保护制度,明确数据确权和数据资 产定价机制,保障数据要素合法收益。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打 破“数据孤岛”,强化数据基础设施联通,推动构建多层次、 多元化、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提升数据要素监管水 平,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筑牢数字安全 屏障,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二是促进全链条全要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