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基层札记汇编(5篇)(2024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基层札记汇编(5篇)(202403) 目录 1. 基层札记:这十年的“星河万里” 2 2. 基层札记:“数”说小张的“变身记” 5 3. 基层札记:从治学“三境界”悟文章写作 7 4. 选调札记:我与基层的那些“第一次” 9 5. 我的基层故事:与“你”用心用情书写荣光 12 基层札记:这十年的“星河万里”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一晃眼,回到辽宁丹东工作已有十 年。这片土地承载着我的期盼与梦想,包容着我的不适与茫 然,也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十年间在组织的关心与培养 下,我从事过工程管理、工程设计、信息宣传、文书档案、人 事财务等工作,经历了一件件事、认识一个个人,拓展了视 野、丰富了阅历,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到“我见青山多妩 媚”,从“将登太行雪满山”到“轻舟已过万重山”,每次想 起这些过往,万千思绪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夜已深,记忆定 格在了这十年的“星河万里”。 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教我 以坚若磐石的信念扎根在基层。初次来到基层报到,正是一 年的汛期。第一次见到同事时,他们已经因汛期应急值守好几 天没有睡个好觉。站长向我介绍着镇里的水利情况,说着“今 年水利工程多,咱们好好干”的恳切话语,双眼熬红仍然坚 守岗位不退缩的认真,深深触动着第一次来到基层工作的我。 工作中,“尽管泥汤子喷了一身,但是水管修好了,有水喝 就好,要不然睡觉都不踏实。”这是他们常说的话。仍然记 得,当时有一处施工地点地处山区,还有的人家没有做到移动 全覆盖,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山区崎岖的路途、沟通全都靠 着面对面的情况,我和他们一起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前往工程地 点,每每下乡入户总要打开水龙头,问一句“水正常吗”,倾 听百姓所需,严格做好每一处管辖内农村水利工程的巡查、检 查、管理和看护工作。同事们“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人格魅 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影响着我、照亮着 我后来的路,立志像他们一样坚守为民的初心,以他们为榜样 和标杆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读懂 了基层干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担负着党赋予的职责和使命,要 把“为了什么,干什么,留下什么”作为己任,逢山开路、遇 水架桥,恪尽职守,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河是弯弯溪流,“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教 我以日积月累的姿态奋斗在基层。我与同事们一起做项目,搞 设计,走过了县城中的大多数乡镇,见到很多百姓在哗哗的 水从水龙头流出时,欢喜雀跃,跳着、奔跑着的欢快景象。看 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高兴、我激动、我感动、我骄傲,鼓 舞着作为水利人的斗志。2023年,我进入了中央遴选的面试环 节,有幸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水利人,交谈间感受到了同为 水利人“治水患、保安澜”的优秀品格,深刻领悟水利人的职 责和担当,我们与水结缘又慢慢将水的优良品质刻进灵魂,我 们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所在地区的水利事业贡献着自 己的力量。 万里是蜿蜒的小路,“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 蹄”以孜孜不倦的姿态学习在基层。看到身边人公正用权、 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的生动案例,经历过很多清清 爽爽的同事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作风的力量可以传 导为精神的力量,作风的精进可以融合为人心的精进。正人必 先正己,打铁必须自身硬。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 希望,要上好“清正廉洁”的作风课,知敬畏、存戒惧、守底 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用 正气筑起防火墙,以党章党纪扎紧安全带,常念政治纪律紧箍 咒,从内心深处抵挡住腐败诱惑,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梦想在秋日阳光里肆意散落如皎洁 夜空里耀眼澄明的月光,是前行航程中穿破迷雾的灯塔,成长 路上难免有一时的困境,相信理想和热爱并存最终会为我们编 织美好篇章。 基层札记:“数”说小张的“变身记”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 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自诞 生之日起就把“为民”二字镌刻在心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工 作一段时间以来,我深刻感受到,便民服务工作也是始终紧紧 围绕“为民”二字开展工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 旨,全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 度、获得感。 业务从“0”开始,锚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目标,争 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参与者。在机关工作这么多年,来 到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的地方,心里也暗自打鼓、也彷徨不 安,本能地感到“本领恐慌”、出现“知识空白”,不知道自 己应做什么、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在身边领导同事的悉心 指导和帮助下,自己也慢慢融入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首 先要熟悉业务,时刻关注群众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 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更好推动工作发展。正所 谓“人生在勤,勤则不匮。”面对现在的工作,业务知识、群 众的情况等,几乎要从0学起,为了快速熟悉环境和工作,我 经常跟随社区书记“走街串巷”的走访,认真收集群众反馈 的“急难愁盼”,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慢慢地我也 变为“参与者”。 平台从“1”开始,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坐标,争 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引领者。基层工作既是一条为人民 服务之路,也是一条为人民奉献之路。便民服务到底要做什 么,从听不懂流程到听明白业务,从不知道说什么到流畅答 复,都是在1个个窗口上学习的,都是在办理医保、营业证办理 等1个个具体问题中练出来的。工作以来,结合辖区实际,发现 要更好地服务群众,还需要完善便民服务这个“大堂”。聚焦 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便 捷美观要求,不断优化窗口设置、审批机制等,开设“老年服 务专窗”等特色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我坚信只有以“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等不及的紧迫 感”围绕优化流程、减免材料等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才 能由“参与者”变“引领者”。 满意从“100%”开始,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任 务,争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践行者。“守其初心,始终 不变。”基层工作不仅是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 解决好群众的“关键小事”。基层工作以来,一直困扰我的 是,这个业务办理得好不好?问题解答群众真的满意吗?心 中是100%满意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不断地咨询办理业务的 群众,咨询代办群众办理情况等等,在一次次交流中,我得到 了心中想要的答案。便民服务工作中,要坚持把问题说明白、 把政策讲清楚,多沟通、多宣传,不断在“苦思”“苦干”中 提升“服务本领”,以“真心”换“真心”,解决好“帮代 办”、线上服务等群众、企业需要的现实问题,切实将自己 由“引领者”变“一家人”。 基层札记:从治学“三境界”悟文章写作 《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写文章是党员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治国安民的伟大 事业。在基层工作近600天,几乎天天要写文章,不论是“写我 所爱”,还是“爱我所写”,历经四时变换、事务流转,我对 文章写作有了“三境界”之悟。 树“望尽天涯路”之格局,将文章写在高楼上。刚入职 时,凭借文科研究生的光环,认为千百字的材料“小文”轻 轻松松、手到擒来,要运用自己的专业写几篇惊天动地的“大 文章”。但理想与现实产生了碰撞,在“小文”写作中常 显“力不从心”,遂感自身思想之苍白、知识之贫乏、实践 之缺失,加强理论学习的愿望被强烈激发。恰逢主题教育如 火如荼开展,一方面,我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 理论学习涵养文章大格局。另一方面,从以往材料着手,总 结和学习前人经验,认清前人所走的路。文章虽“小”,格 局要“大”,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看 问题,善于把地方的工作写进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国之大 者”,登理论高楼“望尽天涯路”。 追“消得人憔悴”之价值,将文章写在沧海上。有些干部 觉得写文章难,不愿意承担材料工作,归根结底是不情愿下真 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写文章不能天马行空地乱写一通,要 坚持求真务实的文风,贴合实际工作。比如在撰写调研报告 中,有些干部不下基层、不访群众,对实际工作不求甚解,只 会做文章“缝合怪”,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言之无物,领导同 志们看了难以认同、群众看了无法产生共鸣。有位“大笔杆 子”教导我,“农民把最好的粮食贡献给国家,文字工作者要 把最好的思想贡献给党和人民。”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正面临严 峻的现实考验,要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将之写出 来,发挥以文辅政作用。我们撰写的调研报告,很多转化成了 政策;我们写的领导讲话,体现了政策实施;我们写的工作总 结,就是政策落地的结果。要怀着这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价值追求,哪怕“消得人憔悴”也“终不悔”。 望“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