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调研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 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既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农村金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又要求金融系统在健全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重在落地生效。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 入,农村金融的机构类型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截至目 前,已经形成包括银行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 业银行、农信社等中小银行)、新型银行业机构(村镇银 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非银行机构(保险公 司、融资担保、租赁以及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服务机 构)在内的,各类机构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机构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统计数据上显示,目前全 国银行机构的网点已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了乡乡有 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全国农村中小银行 共3862家,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营业网点近8万 家,承担了绝大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机构空白覆盖任 务。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建设,牢牢把握服务“三农”的工作重心,围绕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 部署,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持续推进乡村 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 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存在一 些问题,阻碍着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业生产弱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周期长,对自 然条件的依赖性高,风险回报率低等,导致农业生产风险 大。一些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益的商业目的,不愿为高风 险的“小、散、弱”的农户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导致资本 在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出现“虹吸现象”,很多贫困的农 村既无法得到来自外界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等的资本注 入,本村的原有资金也会“趋利避害”地流出。另外,当 前农村的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不够成熟,比如保险机构的产 品种类单一、组织体系不完整等,同时农民的参保意识不 强,影响着农业保险业务的普及。 (二)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囊括了所有人,显示了个人基本信 息、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查询信息四种内容,但却无法 对个人的信息进行实时变更,依赖于金融机构、司法部门 等,以致金融企业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反馈,难于直接做 出信贷的抉择;农村信用意识薄弱,对于个人信用没有形 成普遍的良好的认知,信用户、信用村与信用镇的建设才 刚开始起步,农村的避债、赖账现象屡禁不止,使得金融 机构放贷没有“安全感”;现在农村金融,没有守信激励 机制,也没有失信惩戒机制,企业或者个人恶意逃债、拖 欠贷款、不按时还款等行为,没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从 而挫伤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积极性。 (三)信贷担保机制方式不灵活 现今,中国农村的一般农户可以能够进行信贷抵押的 财产种类都很少,农户具有价值的的土地、宅基地、种养 殖物基本都无法抵押,而农村的房屋、机器作为抵押 物,价值较低,同时农民的来源多较为单一,收入相对较 少,买股票、国债、理财等较少,可以供农户质押的动产 和质权过少。由于缺少财产的担保,农户借贷基本使用以 担保人的信用作担保的“人保”,但是一般有工作单位的 人怕承担连带还款责任,通常不愿替人担保,农户找到合 适的“人保”存在困难,另外征信系统无法及时更新个人 情况,金融机构无法快速准确地评定担保人的信用情况。 三、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措施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 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需抓紧健全适合农业 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金融业务和产品 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一)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1.发展多元化农业保险主体。鉴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 水平低下的现状,说明安华、国元、安信等专业化的农业保 险,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政府应该加 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其他类型的商业保险公 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且出台给予一定的优惠政 策,促使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成立,以便丰富现有的农业 保险险种,促进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增加农业保险的覆盖 面;农村金融机构直面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离不 开政府的保护,所以政府要切实强化执行财政贴息的补偿 制度,更加普及对涉农信贷业务的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中 央、地方与农村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