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踔厉奋发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踔厉奋发 同志们: “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他把伟大建 党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 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指出伟 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此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都重申要“弘扬 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 出:“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 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 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成绩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奋 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借此机会,围绕如何更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出色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 重大任务,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不当之处,请同志们 批评指正。 一、深刻领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 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思想理论 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和道德优势,内蕴着党的理想信 念、价值追求、顽强意志和优良作风,决定了能够跨越百年历 程而薪火相传。 (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增强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 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1年中国共 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 由被动转为主动。”百年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恒主题,顺应 历史发展趋势,尊重社会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大势,掌握历史 主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产生 了“五大历史意义”,积累了“十条历史经验”。“党和人民 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 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最大底 气和历史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 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成就属于过 去,奋斗赢得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 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越是接近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形势严峻复杂。 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乘风破浪、一往无 前,“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加需 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保持历史主动,更加离 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和凝聚。因此,中国共产党人 要在坚持不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发扬历史主动精 神,锤炼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攻坚 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出令 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 (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三步 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全面建设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 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团结带领全党 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党 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作始也简,其将 毕也必巨。”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 境更加复杂。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 加。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失衡,全球供应链危机愈演愈 烈,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呈现蔓延态势,“逆全球化”行为仍 在不断作祟,地缘政治博弈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这一切对我 们完成“十四五”时期任务规划、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 标构成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 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 道远。”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优势和条件,也面临着防疫 压力加大、消费需求收缩、财政收支矛盾等不少困难。在这种 背景下,全党全社会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准备应对更 为艰巨的风险和挑战,勇于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和斗争。只有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 根本问题,解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重大命题,才 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通过走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断应对变局、培育新机、开辟新局,落 实“三新一高”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 革命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 核心作用,前提是要持之以恒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入推进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 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 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先进性不是天生的,是 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 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 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 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因 为始终秉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 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特质,才能 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遭遇失误 后拨乱反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自我革命 的精神自觉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 迹,实现了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日新月异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变迁。当下,世情国情党情 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 素十分复杂,要求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伟大建党 精神赓续的红色血脉中汲取营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意志和 坚强决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 展,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 而不断把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 (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 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 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时代在发 展,社会在进步,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演 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 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 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就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 平。当前,公民思想道德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风貌,人们 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公民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 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 甚至缺失”,凡此种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 解决,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公民思想道德 建设,就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传 承和践行融入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养成的全过程,在潜移 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引导公民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真 谛,涵育道德品行,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质。 二、准确把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 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 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 题。”得益于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启蒙,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希望和曙光,把“师夷长技”的目光从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转移到了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李大 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 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热烈赞扬十月 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一些具有 先进思想的进步团体和刊物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和创 办,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以 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李达、蔡和 森、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在同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 义、泛劳动主义、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等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 比较、鉴别和斗争中,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推动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并且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走十 月革命的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正式成立。在马克 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伟大 建党精神也孕育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 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源头和理论基 础。“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 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 实践性、人民性规定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本质和政治品 质,伟大建党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直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和时代飞跃,先后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显然,没有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思想引领,就不可能 有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发展,而伟大建党精神拓宽了人们对马 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表现形态和科学内涵,并成为继续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动力。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 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五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虽历经磨 难而又坚韧挺拔,历经风雨而又愈发坚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基因血脉、增强中华民族自 强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对中华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扬弃中继承、在转化中创新。在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涵养沃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中去认识和理解。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在伟大建党精神中都得到了传承发展,并 为其提供精神涵养。由此可见,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互嵌交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 神的坚守和再造,激活了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