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道路、理论、模式的创新性贡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道 路、理论、模式的创新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 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 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 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阐述了中 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战略安排、本质要求和坚持的原则。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从现 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 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 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 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 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 一、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 标,也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 从十四世纪开始,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欧洲人相信一 个新时代来临,那就是“现代”。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伴随着 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欧洲人提出了“现代化”一词。现 代化的英文表达modernization,意思是“成为现代的”。作为 形容词,现代化指的是具有现代特点的、满足现代需要的状 态。作为动词,现代化指的是具有现代特点的、满足现代需要 的行为和过程。作为名词,现代化指的是具有现代特点的、满 足现代需要的阶段。 “现代”一词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时间尺度,它泛 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二是作为 价值尺度,它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现代化研 究中的“现代”兼有上述两层意思,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人类历 史发展中急剧变化的总体状态。 这就是说,现代化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民族急遽的社会变 革,而是在其历史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民族心理和人文 素质、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综合性的变革过程,即从“传 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和信 息化社会转型、未来可能更进步和先进的过程,形成民主化、 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知识化、教育普及化等特征的历史 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和系统变迁。 现代化是一种过程、状态、阶段。现代化反映了人类历史 发展的进步状态和趋势,在中国体现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 益,是近代以来的中国人的整体夙愿。 按照北大学者罗荣渠教授的研究,1927年12月,柳克述在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土耳其》一书中,提出了“西 方化”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现代化”这个词语虽然不 是第一次以中文词汇的形式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是在当时 将“现代化”和“西方化”并列使用,却是比较早且具有代表 性的。 现代化理论源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和西欧,主 要探索人类社会如何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以及由此引发 的广泛的社会变革。 (一)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经历了坎坷的历程。鸦片战争 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民不聊 生,内忧外患不止。日本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 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 福,为了实现现代化奔走呼号,不懈奋斗和拼搏。因多种因素 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发展失去了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可 能。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的 萌芽,也有了一定的现代性因素,但还不足以启动现代化的步 伐。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的入侵把中国拉入了世界资本主 义体系,但西方国家的这种侵入不是要促进中国的资本主义发 展,更不是要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它们是要把中 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因此,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内忧外 患,一些先进人士和社会力量从屈辱中奋起,先后进行了诸如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探索和尝 试。但是,这些探索和尝试都失败了,只是仿效了西方国家的 一些做法,照搬了资本主义的各种方案,这就很难使中国真正 走上现代化道路。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来说,不彻底扫除封 建主义的根基,不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就不会有走向现代化 的可靠途径和宽广空间。 (二)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真正承担起实现国家现代化 的伟大使命。在中国社会发展陷入困境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 在俄国的胜利及其所产生的榜样效应,使探索中国出路的许多 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方向。尤其是俄国通过社 会主义发展加快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使中国更多的先进分子充 分认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这样,由于社会发 展的要求所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步一开始就同中国现代化 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社会主义 发展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所坚守。这样,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 化,三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关键 词。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既深深体现了今天 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也深深反映了革命先辈不懈追求进步的历 史使命和光荣传统。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提 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 之初,我们搞“一化三改”,一化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 党还把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和“建立巩固的现 代化国防”写入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 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 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邓小平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 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 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此后,我们党的 历次代表大会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聚焦和强调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问题。党的十二大强调,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党的十五大强调要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的庄严 使命就是要实现包括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内的三大历史任务。党 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主题则是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标题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 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完善和发展,是党领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 理论结晶和思想成就。概括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从 一化(工业化)、二化(工业化、农业化)、三化(工业化、 农业化、交通和国防现代化)、四化(工业、农业、国防、科 学技术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三步走”到“新三步 走”再到“两步走”战略安排;从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协调推进到五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的现代化国家”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奋斗目标的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自觉。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1.三个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 2.人才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 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性、战略性支撑。 3.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4.九个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 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