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沉浸戏剧开辟“学思用贯通”党史学习教育新形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沉浸戏剧开辟“学思用贯 通”党史学习教育新形态 作者:焦阳(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潘 乃奇(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编剧、导演) 2023-02-2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历史 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好 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必须注重话语体系创新,开辟党 史学习教育新形态,夯实“知信行统一”的党史学习教育实 效。 随着元宇宙的兴起,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利用新技术、新 思想和新形式的体验模式,以全景敞视的实景仿造、文化内 核、角色扮演、真人互动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以 汹涌的张力和动势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空间,重塑 着Z世代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以戏剧为主要载体的沉浸体 验,不断突破文化、科技、商业、教育的边界,正在诸多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开展特色 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创新性地用好党的红色资源,发 挥沉浸戏剧具身体验、协商共享、多元形式与模式识别的优 势,创作党史题材的教育性戏剧,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 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 和把握,推动党史文化基因注入社会。 以沉浸体验再现历史巨变 莎士比亚曾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 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 模型。中央苏区时期,话剧、歌剧、地方戏曲、京剧唱词、民 间小调等多种戏剧形式作为传播载体活跃在红色文化传播运动 之中,针对民众编排并演出,传播党的政治主张,推动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树立了党史学习教育与沉浸戏剧相结合的典范。 以沉浸戏剧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态充分传承了中央苏 区时期红色戏剧的宝贵经验,并进一步开掘“人民群众是实践 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记 录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统一性,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途 径。与媒介化相反,以互动性和参与式著称的沉浸戏剧之所以 能够重新使剧院产生活力,其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时空共存的特点。如沉浸戏剧《曙光》打破传统戏剧的“第四 堵墙”,建立观众与演员、观众与空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联 系,观众作为参与者被赋予铁路工人的历史角色身份,在“观 演融合”的戏剧体验过程中,观众从传统戏剧的剧场座椅上被 解放出来,从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以“在 场”的方式回到1921年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的革命历史,主动 追寻、践行当时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动,以不断地奔跑、选 择、摸索、尝试等方式推动革命历史的再现,既获得了更为自 由的观看方式,又按照在戏剧构作下组合、设计的革命历史进 程完成戏剧实践与角色任务;真实历史轨迹通过严格的党史研 究与戏剧的编排,凝结了党史教育的重点与要素,参与者从历 史旁观者的“他者”身份转变为历史进程中的“我者”,以角 色的身份进入历史语境,通过沉浸式的具身体验成为革命洪流 的亲历者与创造者,参与中原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 组的建立。在戏剧解读的话语权把握中,其角色身份由进步铁 路工人逐步转变为共产党员,实现了实在身体与思维所在的现 实时空与角色身份——革命者所在的历史时空重叠同构,在戏 剧体验的过程中完成了党的革命历史再现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过 程化并线推进。 以协商共享推动认知统一 协商共享是戏剧的重要特质之一,无论是传统戏剧还是沉 浸戏剧都是通过互动、娱乐、参与促进演员与观众产生联 系,通过与历史、当下的勾连,启发观众、建立同理心,从而 推动观点、信念、意见达成一致。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戏剧更 是打破了观演的严格界限,常常台上台下一台戏,以活报、化 装演讲、直接提问等手段唤起民众的思考,在观众参与中开展 革命教育、鼓动群众革命热情、促进运动的开展和政策的执 行、结成统一战线中新的战斗力量。 以沉浸戏剧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态既继承了传统戏曲 与红色戏剧的传播策略,巧妙地将革命的法纪法规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以戏剧规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观众,又激活 了观众的参与性,在有条件的可控范围内赋予观众极高的自由 度,以两种平行交错的协商共享方式成为此种党史学习教育新 形态的整体美学和结构特征。 首先,就演员与观众的联系而言,脱离座椅束缚的观众必 须通过其理解能力与行动能力的双重参与,方可完成戏剧体 验,然而观众参与度的权力阙值隐藏在戏剧规则之下。作为参 与者的观众,必须遵守规则按要求进行表演与行动,否则就会 出现问题,甚至破坏其他参与者的体验与戏剧的进程。规则的 传递依托于演员以角色身份在戏剧情境中与观众所建立的联系 而展开,通过演绎展示、共享信息、对话讨论、鼓励引导、要 求命令等方式把握观众行动的方式和走向。 其次,就观众与观众的联系而言,沉浸戏剧中没有单一的 观众参与方式。观众被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