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镇党委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心得体会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镇党委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心得体会 两个百年伟业,农村任务最艰巨最繁重,农村基础最广泛最深厚,乡镇一把手 肩负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时代责任。农村基层的“一根针”联接上面“千条 线”,形成系统工作链条,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砥砺深耕,努力实现乡镇基层高质量发 展。本人结合亲历三地七年对农村基层实践与思考,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重点工作 的领悟、谋划、决策、指导、督查、落实等各个环节,实现乡镇党委对基层改革发 展稳定工作的全过程领导与链条式治理,探索农村基层一线“链条工作法”。 一、“善谋”,分线布链、擘画可期 善谋者致远,实干者乃成。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结合各地人文地理条 件,接好“上面线”布好“基层链”,“穿针引线”绘就乡镇高质量发展躬耕可期蓝图。应 势而谋把方向。聚焦基层实情,找准各地定位,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小 康、‘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作部署,把握时代大势,谋策定思 路,谋事定出路,形成乡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黄田镇探索山区融入大湾区高质量 发展新路径,龙甫镇构建全市高质量发展经济强镇新格局,x镇探索以工带农、以 农促工、工农相长的新路子。因地而谋优发展。区域发展是全局性的大战略,协调 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制胜要诀,协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黄田、龙甫、x地 处x山区板块、中心板块、发展板块,全局一盘棋,因地而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 势;因地制宜,推动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结合老区镇,黄田打造生态发展 要镇、农业特色要镇、红色文化要镇。结合城郊镇,龙甫打造入珠融湾重镇、新型 工业重镇、农文融合重镇。结合省中心镇,x打造食品产业大镇、特色农业大镇、文 旅产业大镇。见情而谋重人文。挖掘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气 象。传承乡村文脉,尊重乡村特色,建设乡村形神兼备的宜居和美家园。黄田建设 红色文化、柑桔文化、生态文化,龙甫建设廉洁文化、禅宗文化、地名文化,x建设 客家文化、乡贤文化、陶艺文化,以文化人塑一方之气蕴。 二、“善统”,依线铺链、纲举目张 统筹兼顾是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乡镇一把 手学会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学会基层实践“十指弹钢琴”,学会抓统以避“眉 毛胡子一把抓”。统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梳顺上线下链,画定路线图,明确施 工图,集中资源、靶向发力、重点突破,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建党精神之谱 系薪火相传。弘扬伟大党建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 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7年黄田镇在农会旧址建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编辑 《中共黄田党史》,2022年龙甫镇以赖西畴烈士纪念碑为中心谋划建设红色文化 园,2023年x镇在狮岭村谋划建设老区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建 党精神。2021年龙甫镇机关党支部被评为“肇庆市先进基层党支部”,2018年时任黄田 镇委书记被评为“肇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入珠融湾之格局同声相应。粤港澳大湾区 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入珠 融湾是x市及其镇(街道)当务之重,是实现“百千万高质量发展”万全之策。黄田 镇谋划推动山区融入湾区高质量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全省柑桔专业镇、乡村休闲旅 游示范镇、红色文化镇。龙甫镇推进入珠融湾、新型工业、农文融合“三大重镇”建 设,两年征收2000亩产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用地,连续三年产业招商落地工作居全市 前茅。x镇立足“百千万工程”,着眼“一三五十”(2023年至2035年),借助打通x第二 个进入广佛的通道,谋划经济总量再造一个x。乡村振兴之业产适以相成。坚持把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落实“党建引领、文化贯穿、产业首 要”总思路,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黄田发展柑 桔产业、高端草坪和红色文化基地等五大基地,建成省级x市沙糖桔现代农业产业 园。龙甫发展疏菜、青梅和渔业等五大基地,2022年各村委会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 元。x发展种植业“五个五千(各5000亩)”、养殖业“五业五十(产值50亿元)”。时 任三地发展一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涌现一批致富带头人,建成一批 文化项目,形成一批基层党组织的“头雁”“强雁”“护雁”的“群雁效应”,展现和美乡村画 卷。文化根基之气蕴一脉相承。乡村是中华文明生长发展的沃土,是优秀传统文化 的发源地,是“乡愁”的寄寓地。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将其活化活用,融合当下生活。坐落于黄田的红色革命教育基 地成为“肇庆红十景”之一,圩镇摆放12个刻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柑桔雕塑,传 播柑乡文化。龙甫镇建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心,拓展廉洁家风文化园,将110条 村赋予其地名文化内涵并刻录于村口,建设廉洁、红色和禅文化走廊。成立x镇客 家文化促进会,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乡贤文化、陶艺文化。平安善治之纲和 谐相处。践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