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路径 经过长期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防灾减灾技术进步、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化救灾保 障体系创新、国家粮食与安全储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 保障了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 农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不高、综 合竞争力不强、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等特点,以及区域农 业资源类型多样、农业生态环境复杂、产业分工加快但制度化 协作机制建设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和发展保 障能力差异大等问题。此外,农业发展还面临较为严重的洪 涝、冰雹、干旱、冻害、干热风、病虫害等风险,成为维护国 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致富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 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将切实提升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与水平。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水 平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但需要清晰认识和深刻把握农业基 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基础性载体是4种类型的农业基础 资源,即农业用地、林业用地、草原草场以及内河、湖泊及近 海等渔业资源。围绕有效开发、科学赋能、产能提升、绿色保 护等构建环节,与时俱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立 农”之本。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提升农业防灾减灾 救灾能力与水平的目的,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一是 在有效保护4种类型农业基础资源数量的基础上,确保农业用 地、基本农田用途的合理规划,将18亿亩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 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体系。二是补齐土壤 改良和农田排灌设施短板,在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基础 上,健全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的长效管 护机制,赋予高标准农田新动能,进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及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树立大食物观,并以之为引 领,支持树立大农业资源观和农业产业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 源,构建多元化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因此,应基于区域农 业、省域农业和食物资源禀赋,适时启动高标准林业用地、高 标准草原及畜牧业用地,以及高标准湖泊、内河及近海体系建 设,构建有效落实大食物观的载体制度和体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实践证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 应对洪涝、干旱和其他极端气象灾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跨农 业区域调配、分配水资源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因而持续强化、 创新改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与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需要更加 重视建设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