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 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好农村妇女的“半边 天”作用。近年来,*省*自治州(以下简称*)农村妇女在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困境。基于 此,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发挥农村妇 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一、实践及成效 *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妇女群众,突出*三个主题,深入 实施*,广泛开展*,进一步抓实党建、抓紧改革、抓活阵地、 抓牢机制、抓好队伍、抓深创建,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作用 发挥取得一定成效。 第一,以加强平台建设为抓手,发挥“半边天”作用。深入 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建 立“*妇女创业创新中心”和“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充分 发挥平台优势和优秀女性企业家的传帮带作用。扶持培育家政 服务、手工编织、乡村旅游、巾帼电商、农村种植养殖等与农 村妇女相关的特色产业,建立“巾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 庭农场”,调动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积极性,助力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 大赛、文明岗评比、优秀事迹宣讲等活动,鼓励广大妇女爱岗 敬业、创先争优。实施“贷免扶补”项目,为失业农村妇女、 进城务工农村妇女、返乡创业妇女、女大学毕业生等提供就业 创业服务。以“新时代女性课堂”为载体,实施“妇女素质提 升工程”,培育了一批巾帼致富带头人,带动大批农村妇女实 现脱贫致富。 第二,以健全基层组织为保障,进一步建强阵地。深入推进 乡(镇)妇联改革和“会改联”工作,实现村(社区)“两 委”班子中有*名以上的女性成员,农村妇联主席*%进村(社 区)“两委”。居委会成员中女委员占比为*%,村委会成员中 女委员占比为*%,村委会主任中女主任占比为*%,扩大了基层 妇女组织队伍,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立村 级“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采用行业联建、系统联建、 村企联建、企业联建等方式,最大限度扩大覆盖面,妇女工作 触角不断延展,*个“两新”组织均建立了妇女组织,实现“哪 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 第三,以强化思想引领为主线,提高政治参与度。妇女民主 政治地位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目前,*人大代表 和政协委员中,女性代表和委员比例分别达*.*%、*%,比上届 分别提高*、*个百分点,州、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 的配备率均达到*%。州人大代表女代表比例达*%,州政协十三 届女委员比例达*%,实现了“双达标”。成立“巾帼宣讲 团”走村入户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感恩 教育”“民族团结进社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学习宣讲”等 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喊响、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 京”。 第四,以精准优化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维稳优势。出台 《中共*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妇联 改革实施方案》《*妇女发展规划(20*—2030年)》。建 成“*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 估机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信访工作为 基础,以源头维权为重点,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 体,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动力,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深 入开展“新时代千村民族文化育人行动”“最美家庭”“红旗 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活 动,倡导农村妇女积极发展生产,创新科学、文明、健康、环 保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陋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 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多支巾帼服务队,在弘扬传统民族 文化、助推邻里和睦、家庭和谐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参与节 能环保、抗灾救灾、扶贫助困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推树了一 批“妇”字号志愿服务品牌。推进教育帮扶,实施“春蕾计 划”爱心援助项目。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 度,以“爱国卫生*个专项行动”为载体,引导农村妇女主动参 与植树造林、庭院美化等,增强生态文明和环保意识。 二、面临的困境 第一,参与意愿和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方 面,动力不足,意识薄弱,能力欠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文化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思想残余的束缚,部分农村妇女政治效能感和参与乡村振兴的 主人翁意识薄弱。农村妇女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劳动创收能力 弱,就业面窄。另一方面,作用发挥不足,与乡村振兴战略总 要求差距大。例如:产业兴旺方面,培训机构不足,缺乏系统 长效、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农村妇女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生 产技能不足;治理有效方面,乡村治理中对妇女政治话语权重 视不够,农村女性的参政比例还较低;生活富裕方面,农村妇 女就业意愿、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不想外出,不敢创 业。 第二,对妇女工作认识不到位,基层妇联组织架构不健 全。基层妇联组织队伍和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与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工作要求有差距。一是基层妇联工作人员不足、作用发 挥不够。基层妇联系统编制少,干部兼职多,导致开展妇女工 作被动应付较多,主动性不强。二是经费自给率低,缺乏后盾 保障。妇联组织的活动资金基本依靠政府财政,缺乏“自我造 血”和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年已全面完成了基层妇联的改革 工作,村级妇女组织“会”改“联”后,人员配备由*人增加为 若干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从“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 针”向“上面千根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但目前工作经费 和劳务费尚未配套,妇女工作仍面临“没钱干事”的难题,改 革成效不明显。三是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畅。各 乡(镇)均明确了分管妇联和妇女工作的领导,但大部分 乡(镇)对妇女工作认识不到位,妇女工作未纳入乡(镇)常 规考核,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 象。多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不畅,在助力农村妇女发展实体经 济、推动妇女创业创新的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中,存在责任不清 晰、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部分基层妇联对乡村产业振兴重视 不足,主要参与文化振兴中的家风建设、生态振兴中的美丽庭 院建设、组织振兴中的动员工作、人才振兴中的妇女培训 等,较少将工作重心放在产业振兴等工作上。此外,村级党组 织对妇联工作重视不够,未形成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 工作格局。 第三,妇联组织服务的深度广度不够,服务效能亟须提 高。农村基层妇联工作不够深入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主动为农村妇女服务、带领农村妇女投身 乡村振兴实践的职责意识不强,与农村妇女相关的活动载体和 形式多样,但挖掘深度不够。此外,技能培训的有效性、系统 性、针对性亟待加强。人社、教体、住建、统战、科技、乡村 振兴、农业农村、文旅、工青妇等部门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但因各部门资金的划拨途径不同,培训管理往往各自为 政,造成培训内容零散化、条块化、重复化,培训资源得不到 有效整合,培训质量不高。村级层面建立的“妇女之 家”和“儿童之家”形同虚设,未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阵地作 用。 第四,乡风文明建设参与度不高,建设不平衡不充 分。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妇女接 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低于男性,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有限,缺 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意识。各地乡风文明建 设不平衡,乡风文明建设覆盖面不广,参与人员单一,参与人 员多为农村妇女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