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改革创新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改革创新暨高质量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两会合一”。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和省委部 署要求,总结去年以来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和三 个“一号工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展成 效,结合“三支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创新实干奋进年”行 动,研究部署年度重点任务。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锚定新定位新使命,抓重点、强引 领、开新局,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和三个“一号工 程”、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在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出了高分报表。一是创新转型迈出大步。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5%,甬江科创区和甬江实验室、京 州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重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自主培养 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和青年大学生引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 展。二是改革攻坚持续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深入 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成效明显,我市连 续5年稳居全国大城市营商环境第一方阵。三是开放能级持续提 升。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和亚运赛事,外贸进出口总 额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京州口岸出口通关效率居长三角沿 海口岸第一,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跃居全球第九。四是共同 富裕扎实推进。迭代升级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工作体系,民生支 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到72%,“七优享”工程重大项 目投资完成率达139%,各项民生事业水平整体提升,城乡环境 品质持续优化,获得省平安市创建“十七连冠”。新的一 年,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持续推动“八八战 略”走深走实,以更大力度抓紧抓实“创改开”、共同富裕等 牵引性工作,确保“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取得更大突破 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与时俱进、攻坚突破,以三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开创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是现代化先行的基本路径,其中 蕴含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易书记在全 省“创改开”工作例会上,系统总结了四方面规律性认识。我 们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发 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着力点,与时俱进谋深举措、找准抓手、做 实项目,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更好发挥创新破题、改 革破难、开放破局作用,为大局全局多作贡献。 第一,创新深化、向新而立,抢占未来发展先机。要全域建 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 快提升甬江科创区能级,全面推进甬江实验室、京州东方理工 大学(暂名)等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京州 实践,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导向的创新联合 体,全力攻关“卡脖子”难题,在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新 能源汽车之城、智能网联试验区、未来产业先导区上聚力突 破,加快构建“大优强、绿新高”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抓好 四方面任务。 一要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魄力,大抓创新投入提升。 要完善财政资金、产业基金、金融资本、企业主体多元投入机 制,市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不低于20%,带动大院大所、科创 平台、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创新研发,尽快实现全国重点 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的重大突破,确保到2027年全市研发投入 强度达到4%,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5%以上。 二要以“没有项目就没有未来”的紧迫感,大抓项目推进提 速。新质生产力只会在项目投资中孕育而生,不会在犹豫观望 中凭空出现。要锚定年度投资的总量和结构目标,坚持“双招 双引”、“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并重,制定实施支持民间投 资专项政策,推动龙头企业提升链条掌控力、单项冠军和专精 特新企业规模上台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共 同富裕、生态环保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牵引性重大项目。要完 善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能快 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 早见效。 三要以“优存量与育增量同样关键”的理念,大抓产业创新 提能。一方面,要积极抢占新赛道,努力在数字经济、人工智 能、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生物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培育新 的增长点、增长极。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 型试点,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加强传 统产业技术、低碳、文化、品牌赋能,整体推动京州产业焕然 一新。 四要以“强创新关键在强人才”的眼界,大抓人才引育提 效。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三支队伍”建 设十大专项行动,迭代优化人才政策和服务,完善甬江人才工 程多元化出题机制和重点人才项目稳定支持机制,加快打造各 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特别是对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青 年大学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要持续加大引育力 度,使人才队伍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实际需 要。 第二,改革攻坚、向难挺进,增创体制机制优势。要坚持先 立后破,奔着问题去、彰显改革味,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 点卡点,在数字经济治理、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公 共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 的改革经验。经有关部门梳理,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以上改革试 点107项,涵盖“五位一体”各个领域。要充分发挥试点的撬动 作用,以点带面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力破除 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活力。这里,着 重强调四项重点改革任务。 一要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这项改革是营商环境优化提 升的牵引性抓手。“增值”的前提是“摸清需求”。要完善常 态化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深化“联入走访”,积极应用数字 化、市场化平台,掌握企业的痛点难点和需求所在,善于以点 带面解决多频问题、共性问题。“服务”的关键是“真正有 感”。要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涉外法治中心,深入开展知 识产权全链保护、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提质、招投标突出问 题治理等专项行动,完善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体系,让企业在市 场公平竞争、政策免申即享、服务精准解渴、权益充分保障中 放手发展、做强做大。同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体 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让各类市场经营 主体的活力充分迸发。 二要加快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今年是这项全国唯一的重 大试点出形象、出成果、出经验的关键一年。要锚定总体目 标,加强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速推进11个示范片区整 治,持续深化城乡有机更新,加快构建“2070”产业集聚区体 系,高标准起草县级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规程等行业标 准,形成高质量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三要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这项改革事关法 治建设和基层基础。要巩固提升“1+7”执法队伍集中办 公、85%的执法力量下沉到一线等改革成果,优化完善一体化行 政执法指挥体系,强化行政审批、业务监管、综合执法等协同 联动,健全下沉人员属地管理制度,一体推动基层减负和提能 增效,夯实平安善治的基层底座。 四要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是推进数智化转 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探索性改革。要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