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4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4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 水平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考察,希望我 省“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省委十四届四次 全会提出,要聚焦城乡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聚焦“四个走在前”,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 面奋力突破,系统谋划、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 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我讲几点意 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决 心和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 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对我省率先发展的指示精神,各地创新基层治理实 践,基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 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推动社会治理有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 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出台《**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 体系建设规划》《**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行 政法规,确保社会治理制度从政府治理体系到社会治理人才队 伍有法治保障,社会治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体系运行更加有 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深化“放管服”改 革,在法治化轨道上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落实国家简政 放权的决策部署,简化审批流程,建成全覆盖“互联网+政务服 务”体系,**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移动政务服务应 用3400余个,93.6%的审批事项可在网上办理。依托**数字政府 政务平台,深化“一件事”改革,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 限、减跑动,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持续深化政府信息主动 公开,着力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社区延伸。将政务公 开、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工作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 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专家智囊作用,在依法行 政方面全面推行聘用法律顾问、政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完善 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构建基层综合执法责任机制。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 系,推出“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经验”,95%的矛盾不上交。 (二)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持续发展多元社会主体力量。近 年来,**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慈善 机构等多元社会主体。推动成立**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实现 社会组织内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社会组织开始发展 壮大,在参与社会调节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志愿者队伍不断壮 大,社区志愿者就近服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 共建共享服务。**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模式下,优化政 府职能,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深化事业 单位改革,基本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将编制向普 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领域倾斜。社区社会组织在连接 政府、社会与居民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省级层面统筹公益 创投项目,强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推进 平台建设,因地制宜购买社会服务。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利 用好社会组织外,发挥慈善力量、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其他 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三)完善治理机制,提升网络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加强网 格化建设。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的思路,全省网格划分已经完 成,实现网格化全覆盖,在人员配备、要素拓展、部门入网、 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制度化管理。创造性地提出了“网格化治 理、一体化联动”的社会治理架构,有效融合各职能部门业务 系统,减少重复投资,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共享优势,打通数据 壁垒。网格事件联动处置效能较高。全省进一步整合各类社会 治理平台,建设市县乡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 心。摸索出了“网格+N”多元共治模式,建立全网格联动机 制。社会治理网格已逐步成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 加强服务管理的重要窗口、维护基层稳定的前沿阵地,基本打 通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全省社会 治理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市、县(市、区)、乡镇(街 道)三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 理中心)建设“全覆盖”。淮安等地探索创新“社区干部+网格 员+志愿者”三方共管模式,综合人、地、事、物、组织等要 素,加大城乡社区专职网格员配备力度,发挥“人熟+地熟”的 优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提升“铁脚 板”能力,赋能基层治理。同时强化大数据赋能,网格化治理 日渐规范。各地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建设,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网格化社会治理智能应用平 台)。 (四)协同三方治理力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的 理想格局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会 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形成强大的力量发挥作用,尤其在民生保障 方面承接政府重大的服务项目,在调解社会矛盾、服务群众、 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根据不同类型社区的治 理要求和手段,打造出“一区一特色”的治理样态,形成的特 色社区较为丰富。全省广泛开展“小组自治”“邻里自 治”“楼宇自治”“院落自治”等“微治理”实践,不断完善 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基层民主协商平台议事规则,组建专职 社工、居民代表、专业人士等组成的议事队伍,开展议事能力 培训,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民主协商格 局,基层群众自治不断深化。**基本实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 系全覆盖,推行“第三方”稳评机制,在源头治理上下功 夫,将矛盾纠纷排查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从社会矛盾 的预防到化解持续努力,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不同的社会矛 盾,寻找有效的应对方式。在矛盾化解中尤为注重组织化建 设,设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如“派驻式人民调解工作 室”和“人民调解委员会”。 (五)强化基层服务平台和队伍建设,为民服务成效日渐显 著。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场域。**各地扎实开 展“政社互动”“五社联动”,实施“一门受理、一站服务、 全科社工”的服务模式,构建起多元主体有效衔接的社区综合 服务体系。另外,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服务等方 式,大力推动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力量积极参与到城乡基层 社会治理中。**积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城乡社区 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村(社区)书记、主任“一 肩挑”占比分别达97.5%、94.6%,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苏适养 老”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标 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320万 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整体构 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初步形成托育服务体系。不断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设置布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大提升。 二、正视问题,认清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形 势 近年来,**各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但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的殷切希望、对照**省委的要求以及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待,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多方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 系亟待完善。第一,多方共治仍存在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不 均问题。与单一主体治理不同,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 化,不同利益主体对治理活动的诉求不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社区事务量。另外,多方力量参与机制仍不健全,治理范围仍 未得到合理框定,部分基层社区为刻意追求多元共治的形 式,肆意扩大多元共治的范围,一些公共事务未能得到很好治 理。第二,由于多方力量中不同主体的信息获取能力、参与意 愿和表达能力不同,而使多元共治的效果值得商榷。信息获取 能力、参与意愿和表达能力越强的主体,在基层治理中越能使 公共治理的结果朝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多元共治的“多 元性”实践效果仍与预期设想存在一定差距。第三,多方力量 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不够畅通。多元共治虽已倡导多年,但多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