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材料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影响了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据 2008年第 3 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显示,2007年青少年犯罪人数为 316397人 占所有刑事罪犯总数的 33.9%,其中,不满 18周岁的未成年犯 罪人数为 87525人,占所有刑事罪犯总数的 9.4%。我国青少年犯 罪初始年龄与 20世纪 70年代相比已提前了两至三岁。而且犯罪的 “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同时呈现出五个新 特点: 一是低龄化。比如,吸毒者年龄越来越小,16岁以下的吸毒 者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出现六七岁的儿童; 二是团伙化。特别是一些社会闲散的青少年经常无所事事,聚 团成伙,抢劫盗窃; 三是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诱导犯罪率上升。 据国家禁毒办数据显示,近几年吸毒青少年始终占吸毒人口 的 80G;左右。截至 2004年年底,全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 人数为 90万,其中 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 77%。在盗窃、抢劫、抢夺 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已经占到 30%左右,毒 害严重地区甚至高于 60%。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 70%是 30岁以 下的青少年。有一定比例的未成年网民涉黄。北京少管所中暴力型 犯罪的少年犯达 70%以上,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因素则是犯罪的 主要诱因之一。上海市的网瘾症专项调查发现,24岁以下的网民 占成瘾症发病总人数的 51.5%,青少年更是易患高发人群。据对 某沿海一所中学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上网聊天的占 60.47%, 上色情网站的占 10.7%,上网听音乐、下棋、打牌、游戏、查资料 等占 28.85%,真正用于扩大视野、提高学业水平的不多,相当部 分时间花在聊天、游戏及浏览不健康网站上。 此外,在校学生犯罪率上升,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 2.青少年心理素质欠佳,压力承受能力差,心理障碍问题时 有发生。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明显有上升的趋势,每年至少有 25万人 因心理问题而丧生。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 21.6%~ 32.0%。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福建省精神卫生中 心的调查也表明,福州市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达 25%左右。 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未来就业压力巨大等因素,是造成青少 年普遍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 导向,则使学校无暇顾及学生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青少年生活中不良习惯日益突出,吸烟、酗酒等现象引发潜 在健康威胁,早恋堕胎等生理问题普遍,性失误现象遭遇真空, 性教育不容回避。 一项针对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 20%以 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 的倾向。国内初吸烟者的年龄开始趋向低龄化。美国约有 1/3以上 12~17岁青少年经常饮酒,每年有 1400名 18~24岁的在校学生 死于饮酒,另有 7万件性骚扰或强奸案与在校学生饮酒有关。港台 地区也深受这一问题的困扰。当前青少年性失误现象逐渐增多, 但是,大多学校和家庭并没有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 视。根据某医学院人流室一项调查统计,该医院 2004年平均每季 度实施的人流手术中,未婚流产女性就占六成左右;其中大中学 生占到了两成以上,而且不乏十五六岁少女,最小的才上小学四 年级。 4.青少年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淡 薄和社会公德心弱化现象突出,传统文化缺失,受商业文化影响 较大。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已经趋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2002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的调 查中得到的数据显示,1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38.5% 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价值,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已逐渐占据上风。 许多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薄弱,是非观念不清,社会责任感淡薄和 社会公德心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公 共场合违反交通规则、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物等行为大量 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缺乏社会责任感、崇 尚自我为中心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通病,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 弱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有个好前程”。认为“多多赚钱、好好生活” 的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 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位比较西方化。如只有 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重阳节、端午节, 却人人知道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 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 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 家庭问题是青少年出现行为偏差,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部门对 72名失足青少年的调查,九成多失足青少年家庭关 系不和睦。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四种类型的缺陷 不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管教不当;家庭不健全;家长素质不高。 另外近年来,流动人员的子女、“留守孩”、服刑人员的子女这三类 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 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 加强;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方法不当,教学管理不严 对青少年疏于关心,放松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冲击着青少 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侵蚀着青少年的 心灵。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黄、赌、毒、黑”等现象再度滋生,一些不 法经营者贪图眼前利益,直接或间接地引诱、教唆青少年养成不 良习性甚至违法犯罪,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尚不健全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 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 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滞后,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场所和 活动项目不足。青少年失学、辍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青少年违 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处置方面尚未建立严格的程序,青少年的法 制教育、司法、审判以及对青少年犯的监管、帮教工作还需要进一 步开展、深化。 3.大众传播仍有不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