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60条
一、对党委书记批评意见
1.强化班子建设“主抓手”。对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的监督力度尚显不足,责
任传导链条仍需进一步拉紧。
2.拓宽基层调研“深度场”。基层调研侧重与党员干部交流,但普通群众的意见渠
道相对狭窄,广泛性不足。
3.夯实基层党建“支撑点”。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有待深入,部分基层党组织
未能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
4.筑牢廉政防线“压舱石”。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尚显薄弱,对苗
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机制不够完善。
5.织密群众沟通“连心网”。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较少,对群众诉求的“所思、
所想、所盼”了解还需进一步深入。
6.激活创新工作“动力源”。习惯于按既有经验和路径开展工作,推动新思路、新
举措的探索稍显不足。
7.提升工作作风“务实度”。在部分工作中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倾向,对具体执行情
况的“闭环管理”仍需加强。
8.优化干部教育“方法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方式仍显单一,内容设计需更加
贴合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
9.深耕理论学习“新坐标”。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存在碎片化倾向,对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会仍需“系统化”“全面化”。
10.拧紧意识形态“责任链”。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
判和应对机制尚不够健全。
二、对党委副书记批评意见
1.深化党建创新“策源力”。对党建工作的研究深度不足,创新方法的探索和灵活
应用尚需加强。
2.打通群众沟通“最后一米”。深入基层调研的频次和广度不足,倾听群众真实诉
求的“直通车”尚未完全畅通,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效率亟待提升。
3.压实工作作风“责任链”。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与督促力度不够,存在“重安
排、轻落实”的现象。
4.增强工作推进“穿透力”。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对策,推
进落实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5.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对新情况、新问题
的分析和应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6.筑牢廉政防线“护城河”。对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够,缺乏对苗头性、
倾向性问题的“未雨绸缪”式处理。
7.激发工作创新“活力场”。在实际工作中,更多依赖传统经验和既有方法,创新
举措相对稀缺。
8.夯实理论学习“基础桩”。党的理论学习仍显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亟待从“碎片化”走向“深耕化”。
9.紧扣群众服务“关键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对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未能做到全面掌握。
10.强化问题解决“闭环链”。对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整体执行力度
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对党委委员批评意见
1.提升工作推进“执行力”。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瓶颈,问题分析深度不
足,推进措施未能实现“破局”。
2.压紧作风建设“螺丝扣”。对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力度有限,存在“重布置、轻
执行”的问题。
3.深化群众联系“桥梁作用”。下基层调研侧重听取干部意见,与普通群众的交流
缺少温度,对问题的回应速度仍需加快。
4.突破创新发展“天花板”。工作方法以经验为主,缺少跳出“老路子”的思路与行
动。
5.筑牢理论学习“思想基石”。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存在“走过场”倾向,对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6.压实廉政责任“防护堤”。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对苗头性问题的“早发现、早处
置”机制尚待完善。
7.打通执行落实“全流程”。面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缺乏持续攻坚的力度,工作进
展不够有力。
8.夯实作风建设“落脚点”。对任务推进的关注多停留在表面,过程检查和落实监
督需要强化。
9.架牢群众沟通“连心桥”。与群众的直接交流不够频繁,调研深度和问题解决的
及时性需同步提升。
10.焕发工作创新“新动能”。对创新方法的挖掘不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