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2025年在区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2025年在区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社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 任务,推动新时代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 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 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社 会工作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专门作了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做 好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工作面临的新形 势新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 遵循。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 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 位、勇于实践探索、扎实履职尽责,确保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 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近年来,特别是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 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新兴领 域党的建设拓面提质,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凝聚服务群众工 作持续深化,社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体制机制不断 健全。高效率组建区委社会工作部,调整优化“两新”工委成员 单位及工作职责,调整完善区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 和工作规则,制定全区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办法,探索推广“有事 找书记”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未诉先办”工作机制,为社会工 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 推行1456工作法,深入开展“同心服务365”行动,加快推进乡 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编制工作试点,设立党建引领基层 治理观察联系点X个,打造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X个,压减证明事 项X项,清理滥挂牌问题X项,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新兴领域党建不断加强。纵深推进“两个覆 盖”攻坚,选优配强行业党委班子,组建党组织X个,选派党建 指导员X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分别达 到95.91%、100%,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党建联系 点X个,落实“党建入章”X家,“双向进入、交叉任 职”X家,持续加强“1+26+N”服务阵地建设,积极组织新兴领 域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关爱新群体 护航新业 态”暖新十大专项行动,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增 强。四是社会工作队伍不断壮大。认真落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设的意见,全覆盖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选聘专职社区工作 者X人,达到了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备标准,建强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X人。五是凝 聚服务群众不断增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去年登信访总量同比 下降15.1%,信访人数同比下降20.7%。启动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 作,全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品牌。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各级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希望 你们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为XX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 能。下面,我就推进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讲3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坚决扛起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重 要职责使命。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 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 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增强的新形势新任务,对 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随着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物质文 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社 会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更 加繁重,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就业形态更加多元,新媒体普及应用,群 众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随之发生转变,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课 题。这些都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 水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第二,深刻领会党中央组建社会工作部的战略考量。党的二 十届二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决定组建中央 社会工作部,这一轮机构改革中,在省、市、区三级党委组建社 会工作部门,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党政部门的职责集中到一个部门 来抓,这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决策部 署,是把社会工作进一步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对 于促进社会工作高效统筹协调,有效破解一些领域党建工作中的 难题,更好运用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 势,加强和改进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 记对社会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的使命 任务和社会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把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的主要职 责聚焦到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 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三个方面,要认真学习领 会,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坚决把党中央赋予的 职责任务贯彻落实到位。 第三,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党中 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 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 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 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 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社会工作 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 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党建 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开 创新时代社会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 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 发展方向、重点任务,紧盯“争创全省一流”一个目标,突 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 众”三大任务,健全“党建工作、基层治理、群众工作、齐抓共 管”四个体系,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代化XX实践筑牢坚实社会基础。 (一)在提升“两企三新”党建质量上下硬功夫。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 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各级各 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社会工作的优先序,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 设作为重中之重。组织部门、社会工作部门要密切配合,推动有 关部门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党建意识,结合各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 抓党建,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机制。 一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等制度,完善“两企三新”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同学习制 度,加强对主要负责人、高管的教育培训和联系服务,推动积极 推行党组织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优配强党 组织书记,大力推行“三向培养”(将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 培养成人才,将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管理层),支持有条件的非 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风险防控机 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引导监督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 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进企业、党的建设进章程、党的骨干进高 管、党的工作进班组、党建成效进考核“五进”工作,真正把党 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融入生产经营发展。 二要全面攻坚“两个覆盖”。要进一步摸清“两企三新”组 织底数和运行情况,完善行业领域党组织体系,积极破解社会组 织党建工作难题,压实相关单位“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管业务必 须管党建、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党建”的责任,立体化、多层面扩 大党组织覆盖。对具备建立党组织的,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 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提升党组织覆盖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 织的,统筹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主管单位、社区等各方面工作力 量,全覆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同 时,在扩大有形覆盖基础上加强有效覆盖,探索开展党建惠企行 动,激励“两企三新”组织聚焦打造“五城”的新使命新任 务,在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双招双引等工作中担当作为。 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明确相关 部门行业监管、业务指导、党建工作等责任,以党建引领行业协 会发展壮大,鼓励在重点领域、新能源产业等设立行业协会,有 序推进内部混乱、运转失灵、服务缺位的行业协会整顿、规范、 退出。 三要加强关爱服务保障。要加大对“两企三新”党组织党建 经费、政治待遇、阵地建设等等方面的保障,定期组织党务工作 者参加专业培训,认真实施发展党员“薪火”计划,因地制宜、 灵活务实的创新开展党组织活动,选树一批党建工作扎实、作用 发挥明显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全区“两企三新”领域 党建工作整体提升。要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依托党群 服务中心、镇(街道)社工站、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青年 之家、妇女之家、司机之家等,进一步健全完善“1+26+N”服务 阵地体系,协调联动各方力量,推动建设“暖新驿站”,建设广 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新就业群体服务平台(站点),为新就 业群体提供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风雪可 避”的暖心之所。要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内在需求和实际,妥 善处理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等问 题,切实维护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 (二)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上下真功 夫。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补短板、填空白,构建党组织统一 领导、政府依法履职、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要持续深化三治融合治理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 治理根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将党的建设融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