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综合发挥党的纪
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也深刻阐释了党的纪律的作用:“党的纪律
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
内在统一的。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
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1 月 6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加强党的纪律
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
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
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
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
新、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对“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
用”的重要论断是对党在不同时期纪律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纪律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党
的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不仅要充
分重视通过外在刚性规范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作用,更要突出
通过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
作用,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
一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
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自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纪律严明就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这
不仅确保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成为党成功
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的关键因素和独特密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严格的纪律视为团
结全党、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1922 年中共二大通过的首
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专门设立了“纪律”章节,内容几乎占全文
三分之一,体现了党早期对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此后,随着革
命形势的发展,党不断强化组织纪律,如四大党章首次将支部作
为党的基本组织,并突出其重要作用,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
明方向。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军队纪律建设,1928 年 4 月初,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省桂东县沙田村向全体官兵宣布了“三大纪律、
六项注意”,此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三
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逐渐成为全军统一
纪律,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断壮大、无往而不胜,成为加强军
队建设的传家宝。1945 年,党的七大党章创造性地将党的纪律
写进总纲,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继承了党的五大党章有关中央监
察委员会的规定,进一步健全了纪律处分的内容和程序,对以往
的纪律建设经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不仅对保障解放战争的胜利、
夺取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律建设奠定了
坚实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临全国执政的新任务,党
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1949 年 11 月 9 日,党中央作出《关于
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由朱德等
11 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的一系列党内法规
和规范性文件颁行,推动了中央及各级纪委的纪律检查工作稳步
开展,较好地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总结正反两方
面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党的纪律建设。1978 年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的纪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这次全会强调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
纪,明确提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而且这次全会正
式重建了纪律检查工作的专责机关,还为以后如何开展整顿党风
和执纪审查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党的纪律
建设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十二大党章对党的
纪律建设作出许多创新,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履行遵守党纪的义务,
并在各项义务中融入了纪律要求,如廉洁自律、群众纪律、生活
纪律等。这一时期,我们党对于纪律的认识逐渐深化,形成了较
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自党的十二大以后,党的纪律方
面的制度逐渐稳定下来,后来出台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分条例》(以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使党的纪律建设平稳向前发
展,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谋划
和坚强领导下,党的纪律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显著成就。其一,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强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党的纪律更加严明、执行更加
有力。纪律处分条例在新时代经历了三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体
现了新形势下对纪律要求的深化和完善,使党纪处分工作更加规
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这些修订不仅加大了对违纪行为的惩处
力度,也进一步明确了纪律处分的原则、内容和具体要求,增强
了党纪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其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
展,有效破除了执纪执法之间的机构障碍,为贯通执纪执法提供
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实现
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整合了分散的反腐
败力量,为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奠
定了基础。这一改革举措有效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其三,党中央持续开展巡视巡察工作,并完善派驻监督制度,两
者相辅相成,成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组或巡察组
深入各级党组织开展“政治体检”,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严肃查
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同时,通
过向党和国家机关及其他组织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擦亮了监督探
头,增强了日常监督的效果,确保监督无死角、无盲区。此外,
党中央还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反对“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
定精神落地生根,促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总之,新时代以来,
通过一系列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创新性举措,使党内政治生态得到
明显改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政治保
证。
辩证把握党的纪律的多重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的多重作用,首
先必须特别重视运用辩证思维,科学把握党的纪律的教育约束作
用和保障激励作用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党的纪律不仅在于
教育约束,还在于保障激励,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党的事
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运用辩证思维综合发挥这两者作用,不仅
可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维护党内秩序,还能促使广大党员
更好地将他律转化为自律,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