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含
2023 整改事项)
会前本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系统研读党规党纪,反复思考关于加强党的自我革命
的重要论述以及系列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在“读原著、学原文、
悟原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为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夯
实了“思想根基”。对照“四个带头”,本人逐项进行深入反思检
查,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主动开展“谈心谈话”,
广泛听取各方“真知灼见”,全面分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靶
向路径”和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2023 年学习贯彻创新理论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查摆问
题整改情况
2023 年,学习贯彻创新理论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共查摆问
题*条,所有问题已“挂账销号”。整改措施方面,着力推动主题
教育成果“走深走实”,扎实落实“规定动作”,确保各项要求
“有形更有效”;精心设计“自选动作”,创新工作思路,用新发
展理念武装头脑,探索“特色路径”,形成独具本地特点的实践
模式。牢牢抓住“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
习制度,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活化教
育载体,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加强“督导考核”机制,
将监督重点锁定在领导干部掌权用权上,规范发文办会流程,提
前明确工作留痕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四风问
题”。引导党员干部“自律自警”,坚持率先垂范,严守纪律规矩,
廉洁从政,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强化党性教育,
倡导高尚精神追求,持续厚植党员干部“浩然正气”,做到“不
沾腐、不染尘、防侵蚀”,引领全体公职人员在思想、作风、行
为和关系上保持“四净”状态,展现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树立
“务实作风”,聚焦民生需求,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
字经。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切的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
安全等实际问题,以务实举措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显“厚
度”,确保利民惠民的目标落到实处,真正让人民群众收获“看
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对照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抓而不实”。能够树立“四种意识”,在大是
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将集体利益置于优先位置,保持公仆情怀。但在实际工
作中,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党建工作任务繁重的特殊时
期,常以业务优先,忽略政治理论学习。通常“以会代学”“以
工代学”现象多见,导致学习的系统性和自觉性不强,学习效果
明显“打折扣”。
二是理论钻研“浅尝辄止”。作为党建工作的领导者,理论
功底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石,自己的学习仍停留在“学原文、抄
条文”阶段,对理论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宣讲时多是“照本宣
科”,而缺乏将理论融入具体实践的思考与总结,未能“学思践
悟”融会贯通,与“学深悟透”的要求尚有差距。
三是政治能力“欠火候”。在实际工作中,自己从政治角度
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仍显不足。有时对意识形态
领域的风险敏感度不够高,对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未能大胆批
评,斗争精神略显不足,面对复杂局面显得“手不够稳、步不够
准”。
四是政治敏锐性“缺力度”。深刻认识党的历史使命与“四
大考验”“四种危险”,能够在战略层面做到站位高、定力足。然
而,由于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对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
略的理解仍显表面化,缺乏深层次的剖析能力。面对涉及意识形
态领域的错误言论时,常“慢半拍”,未能及时作出有力批驳和
有效引导,导致在斗争中未能充分彰显旗帜鲜明的态度。
2、在对照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强化作风方面
一是“宏观统筹”有余,“微观督促”不足。在增强党性、
严守纪律、强化作风方面,有时倾向于在“大方向”上把控多,
但在“小细节”上落实不足。例如,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的频率偏
低,具体工作的跟进和指导不够精准。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上,
对基层单位的督导和检查明显偏少,未能做到“时时抓、处处
紧”。指导工作时,存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导致部
分措施无法真正落地见效。
二是“制度高挂”有形,“执行到位”乏力。在规章制度的
执行上,存在“说得多、抓得少”的现象,对自身要求也不够严
格。例如,在遇到一些工作难题时,与同事间的请示沟通不够深
入,协调配合不够紧密;面对损害单位形象的情况,常选择回避
而非直面解决。这种“退一步”的处理方式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
和执行力。
三是“计划布置”详细,“监督落实”松散。对上级文件精
神和决策部署,存在“研究有余,落实不足”的问题。与部门讨
论和落实的频率较低,管理上更多偏向于业务指导而非细致监管。
例如,在分管科室的管理中,监督手段明显不足,个别干部因监
督缺失而出现懒政怠政的现象,严重影响工作效能。
四是“群众路线”虚化,“网络引导”乏力。特别是在网络
舆论引导工作中,缺乏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未能形成有影响力
的品牌化宣传模式。网上党建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广泛关注,转
赞评互动热度普遍偏低。具体来说,缺乏“用语言搭桥梁”的能
力,无法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感和认同感,未能在“网络群众路线”
上开辟新局面。
3、对照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
创新方面。
一是破解“老问题”的力度不足。在推动改革、破解难题的
过程中,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但“主动适应”与“积极应
对”的策略显得不足,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尤其在文
化体制改革中,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依然束手无策,导致多年
的积累问题久拖不决,不仅损害了职工利益,更让政府公信力受
到挑战。这背后反映的,是缺乏“主动作为”的攻坚精神,以及
面对困局时“苦功夫”不够的现实。
二是宣讲方式需“推陈出新”。当前,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的学习宣讲中,虽然组建了宣讲团,覆盖各地基层,但方式方
法却显得单一。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宣讲,“台上讲、台下记”
的静默场景时常出现,与分众化、对象化宣讲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大水漫灌式的灌输未能抓住百姓的“心尖”,宣讲现场缺乏活力,
未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一问题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