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区拼抢一季度 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区拼抢一季度 实现 开门红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旨在凝聚力量、明确 方向,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洞察关键意义,凝聚奋进共识 (一)一季度是提振信心的关键之基。一是政策引领,点燃信心之火。当 前,从中央到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密集出台,如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为企 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要积极搭建政策宣传平台,通过举办政策解读会、深 入企业宣讲等方式,确保政策精准直达企业,让企业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从而坚 定发展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敢于扩大生产、加大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 水。二是成果示范,坚定前行信念。一季度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最好的“招商名片”。 企业在一季度实现订单增长、效益提升,不仅能增强自身发展信心,还能形成示 范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关注经开区。我们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树 立行业标杆,让更多市场主体看到经开区的发展潜力,吸引他们积极投身经开区 建设,形成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三是交流拓展,增强发展底气。积极开展对外 交流合作,参与各类行业展会、经贸洽谈活动,有助于提升经开区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在交流中,我们能够获取前沿信息,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良好的区域形象也将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 台,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二)一季度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之举。一是产业升级,抢占竞争高地。在全球 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加快产业升级刻不容缓。我们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 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在市场竞 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使经开区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二是人才汇聚,打造竞争引 擎。人才是竞争的核心资源。我们要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优质的人才 服务,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驻。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 立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 伍,为经开区在激烈的竞争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三是创新驱动,激发竞争活 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 创新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创新驱动,激发经开区的发展活 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一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关键之要。一是目标细化,明确奋进路径。将全年 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分解到一季度的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制定详细的“作战图”和 时间表。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任务和责任,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 中有目标。通过目标细化,使全年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为决胜全年奠定坚实基 础。二是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根基。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 撑。我们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和高效利用,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拓宽融资渠 道,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优化能源 供应结构,确保能源稳定供应。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 保障。三是风险防控,护航稳定发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对经济运行 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和及时研判。加强对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安全生产风 险等重点领域的防控,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风险隐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化解,确保经开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决胜全年营造良好环境。 二、聚焦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 (一)强化统筹调度,精准把控全局。一是紧盯指标走势,科学分析研判。 建立健全经济指标监测体系,安排专人密切跟踪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运用大数 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指标波动背后的 原因和潜在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研判,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为 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二是狠抓统计入库,确保数据质量。统计工作是经济发 展的“晴雨表”。我们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计业务培训,提高统计 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制度,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加强 数据审核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同时,持续加强对经济指标的监 测监管,提高统计数据的支撑度,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数据保障。三是加强协同联 动,凝聚工作合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壁垒,加强沟通协 作。建立常态化的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共同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指标调度、项目推进、政策落实等方面,密切配合、协同作 战,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快项目落地,推动建设提速。重 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我们要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制,明确项目责任领 导和责任人,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 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协调,及 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水电等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早投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扩充项目储备,优化项目结构。项目储备是 经济发展的“蓄水池”。我们要围绕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规划,加大项目谋划力 度,积极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加强项目 包装策划,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提高项目的精准度和竞争力,争取更多 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库。优化项目储备结构,确保项目储备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三是争取资金支持,助力项目发展。积极做好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及专项 债券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专业力量,精心编制项目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申报的成 功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拓宽项目融资渠 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充 足的资金保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三)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一是用足政策资源,释放政策红利。深 入研究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类政策,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 和操作办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政策培训班、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线 上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让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加强政策执行 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发展动 力。二是深化助企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和“大走访”活 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 营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建立问题收集、交办、解决、反馈机制,对企业反映的 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办结。重 点解决企业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三是优 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深化“放管 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办事、一 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 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以 评促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严肃督导问责,确保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建 立健全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督查检查计划和标准。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 期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 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检查。通过实地查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