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
工作要点
2025 年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工作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 X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除险
固安导向,以改革创新推动“1366”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打好安全生产“保卫战”,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纵
深推进现代化新 X 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基础。
一、深化安全责任体系,提升综合统筹能力
(一)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落实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
工作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规范性和权威性。坚持“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
履职标准,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
清单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落实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将安全生产、
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
(二)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将“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
到各级行业部门班子成员、内设机构和岗位,在行业规划、产业
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业务管理等方面压实责任。开展行
业消防安全“四个一”活动,建立更新行业领域基础台账、风险
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清单,动态厘清新兴业态安全监管职责和公
路、铁路、轨道及航道库岸沿线灾害防治责任。明晰重点建设
项目市、区县(自治县,含 X、X、X,以下统称区县)安全监管
边界,健全协同监管机制。
(三)强化企业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
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深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总
工程师等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一线从业人员“两单两
卡”制度,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
安全管理体系,对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加强监督指导。强化国有
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强化轨道、码头、医院、学校、
工地、酒店民宿、高速公路、景区景点、水利设施等经营管理单
位防灾减灾救灾职责。
(四)提升综合统筹协调能力。优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
灾和消防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坚持“多通报、
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完善警示约谈、挂牌
督办等工作机制。用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问题清单”,探索
建立多方联动复盘机制,强化典型经验推广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
教育。
(五)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
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出台贯彻落实方案,组织、
编制、财政、机关事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市级部门落实相
关配套政策,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深化风险防范体系,提升防范化解能力
(六)加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完成年度 40 项重点任务,
落实一批“人防、物防、管理防、工程防”措施。完善重大事故
隐患“自查自报自改”机制,加强重大事故隐患责任倒查追究,
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专家进万企”指导帮扶,
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 100%。
(七)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固本强基。完成年度 50 项重点任
务,冬春强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 100%。加强人防设施、公园
绿地、文体场馆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中心城
区已建用地新增应急避难场所完成率 50%,主城新区、X 及 X
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率 100%。探索综合减灾示范指标体
系建设。
(八)加强安全韧性城市制度体系建设。出台安全韧性城市
建设、中心城区安全治理“大综合一体化”工作方案,建立城市
安全风险体征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巩固拓展城市治理风险清单
管理试点成果,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治理。推进地下综合管
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开展中心城区“水电气讯路桥隧轨”
数字孪生建设,燃气、供水、排水、油气长输四类管线矢量化率
100%。
(九)加强事故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启动应急管理“十五五”
规划编制。强化高危项目立项咨询评估,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
“三同时”要求,制定危险化学品布局规划和烟花爆竹、非煤矿
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专项规划。建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
数据库,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强化建设项目灾害风险避
让和灾害设防。完成 345 个市级预警台站评估,提升 X 一体化
地震预警水平。
(十)加强城乡火灾防控基础建设。启动消防救援事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编制,修订《X 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制定《X 市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消防队站、
消防训练基地、市政消火栓、消防装备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结
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完善消防设施。
(十一)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完成重点行业领域专
项整治和“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年度工作。
三、深化救援救灾体系,提升应对处置能力
(十二)抓好应急预案修编和演练。修订《X 市突发事件总
体预案》,动态修编市、区县各类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规范编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