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分析性复核法的审计应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分析性复核法的审计应用 分析性复核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重要比率或金额及其增减 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异常变动及对异常情况进行核查的一 种技术方法。在审计实务中,分析性复核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准确把握政策 对审计人员来说,准确把握各项政策,是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从事审计 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更是做好分析性复核审计的先决条件。分析性复核审计是从整 体上、大局上、趋势上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和落实有关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和 判断,不熟悉相关政策,不能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内容,是无法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 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自觉做到三点:一是提高学习政策的自觉性;二是提高运用 政策的能力;三是提高落实政策的水平。 二、准确把握重点 一是抓大放小。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要瞄准被审计单位重大建设项目或数额较 大的财务收支项目,对资金运行和效益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和判断,做出初 步的审计结论。对那些小项目或数额较小的财务收支项目进行审计,则不宜采用分 析性复核的审计方法。 二是抓整放零。要从整体上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性复核审计,得出整体上的 审计结果。如对某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审计,则只需对该企业购销凭证进行数据核 算、比对和乘减,看其盈亏状况,依据盈亏情况就能从整体上对该企业经营状况做 出概要性结论,而对被审计企业辅助性生产或内部服务、零散性经营情况则可以不 予审计。 三是抓粗放细。采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就是要对被审计单位粗线条工作内 容、企业经营状况或项目实际效果进行审计,从而得出初步结论,而对那些细枝末 节的工作,小规模的经营活动则可以不考虑,以便节约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 四是抓新放旧。就是要抓住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近期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企业近 年来经营情况、近期开工或近期完工的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分析性复核审计,以提高审 计效率。对时间跨度过长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可以视审计工作量来决 定。如果认为采取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会使审计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则应采用其他 审计方法。 三、准确把握风险 一是对审计范围要准确把握。在审前调查或制定审计方案时,一定要确定审计 内容、范围。如对某领导干部的经计责任审计,就要弄清被审计单位有没有下属单 位,其财务收支是否一定限于财政拨款性收支范围。如审计范围不清,则就不能应 用分析性复核法,否则审计结果与事实就会有较大的误差,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 二是对被审计单位账目规范情况要准确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在建立账 目,进行核算过程中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账目是否清楚,科目设置是否规范,收 支情况是否如实反映等情况都要完全掌握。对账目混乱,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的单位 就不能实施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 三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情况要有准确判断。如果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单一,财务活动公开,收支情况透明,则可以采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如果被审 计单位财务或经济活动情况复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