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从三个维度把握学党史知党史的时代要求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从三个维度把握 学党史知党史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 习党史、运用党史,围绕“新时代为何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如 何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课题作出了重要指示,构成了视 野宏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习近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这 一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史学习教育思想体 系,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成 为新时代全党全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的根本遵循。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十四五”规划建设打 结收官的重要节点,持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 要。我们亟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把“学 党史”和“学思想”、“望来路”和“开新路”、“明哲 理”和“正传统”统一起来,坚持以厚重的历史底蕴、优良的 红色基因、昂扬的精神面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 一、深入把握习近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根 基 任何一种科学思想或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思想根 源、形成条件和发展根基。从宏观上来讲,习近平党史教育重 要论述虽然诞生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却是在我们党深厚历 史底蕴的历史基础、悠久政党传统的理论基础和鲜明问题导向 的现实基础之上不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脉络同根同 源、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一)历史基础: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间领导全党全国不忘初 心砥砺奋进的丰富历史资源,彰显了新时代强党强国的强大历 史优势 历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前提,是丰富历史沉淀和深厚历史底蕴 的存在。具体到党史学习教育的语境中,一个政党的历史是一 个政党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基,是其组织成员梳理历史脉 络、透析历史本质和规律的丰富素材。政党的历史越是丰 富,关于其学习研究更有优势,从中习得的经验和凝练的智慧 越是磅礴,越能够通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推动 发展。自1921年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政党纲领的前瞻性、领 导核心的坚定性、指导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纯洁性,写 下了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不断胜利的“革命 史”,写下了党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基 本路线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史”,写下了党如何 实现在“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辩证统一中不断推进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改革史”。总之,写下了党领导全党全国实现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三大奇迹的“奋斗 史”等。百年征途百年历史,演绎着全党全国如何在复杂斗争 和多元矛盾面前把握和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术,是全党历史 学习研究的“本”和“源”。不仅如此,我们党以其长期执政 地位,统筹执政资源,竭力发挥执政优势,为全党党史学习教 育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具体的实践要求,以及提供人 力、物力、财力上的重要保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习近 平总书记坚决把我们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及渗透于其中的经验 上升到“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的高度来对 待,坚持以史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为党在新时代治国 理政提供经验、汲取教训,更加从容、自信地继续书写强党强 国的历史篇章。从这个角度看,党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历 史底蕴,构成了习近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的历史基础。 (二)理论基础:赓续中国共产党把党史教育融入党的建设特 别是思想政治建设的红色基因,推动了党史教育思想体系的创 新发展 邓小平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中指出,“怎样 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党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 问题。”纵观历史,坚持把党史教育融入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 政治建设正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和红色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 党史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革命年代,毛泽东适时总结 革命经验,并警醒全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 识……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充分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在 推进战时党的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 平把党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要求全党联系中国革 命史、中共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此有效地帮助广 大党员干部把握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作出“这是中国发展 的一个精神动力”的鲜明判断。世纪之交,江泽民高度重视党 史的资政育人功能,要求在学党史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坚持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 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面对“四大危险”和“四 大考验”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严峻挑战,胡锦涛强调“开 展党史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加 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重要途径”,为全党建设提升理论水平、永葆革命本色提供遵 循。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持加强党史学习教 育的伟大号召,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 的重中之重,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 发展史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实际出发,要求把理 论教育融入鲜活生动的党史教育,进一步增强党的理论的感染 力和吸引力,帮助一代代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感悟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理论价值,增强学理 论、用理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这些重要指示,构成习近 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同时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史教 育思想体系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现实基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 礴力量 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政党的历 史,实则也是其建构并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这也内在规 定了政党历史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即其“党性”。一个政 权的瓦解倒塌和民族的分崩离析,其导火线往往就在思想文化 领域点燃开来。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看,不尊重历史、不注 重传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对于一个大党来说都是 祸害无穷的。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思想渗透和 意识形态改造的重要媒介,它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比如说肆意放大党史中的曲折错误,蓄意消解党的领导人 和英雄人物的辉煌业绩和光辉形象;肢解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 流砥柱作用,企图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和群众根基等。不仅如 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部分文化销售商家在文化传播 上“只求商业价值、不讲社会效益”“只谋物质享受、不需精 神滋养”,利用现代科技和传媒发展之便对历史事实加以虚 假、恶意、扭曲地肢解和重构,迎合低级趣味和叙事需要,加 剧了腐朽落后糟粕的传播。这一些负面因素,对党员领导干部 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历史价值观念提出极大挑战,使得整个社会 思想呈现出去政治化倾向不断明显的态势。长此以往,对于整 个党史学习研究工作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极为不利。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 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正确的历史 观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然性的历史基础。因此,习近平 总书记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以着力反对历史虚无 主义从而树立正确历史观为主要抓手,以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为价值目标,以党史教育资政育人为实 践平台,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把握我们选择 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正确认识历史、科学 分析史实、辩证看待问题,进一步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决心意志,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 礴力量。 二、深入把握习近平党史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功 能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 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 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 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 求。”新的历史方位上,党中央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理论基石,坚持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宽宏的历史视野以 及科学的前瞻意识,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要内容、 目标价值和突出功能等作出了充分的阐释,拓展了习近平党史 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史教育在引领全党坚 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的强大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 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 业的关键所在。”党的百年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书写的百年史篇,它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选择历 程、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具 有极强的政治性。这就从性质上决定了党史教育不同于普通知 识教育,而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历史教育,必须担负起 以史资政育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 中央统一起来的功能。在开展党史教育中,必须结合正面经验 和反面教训,着重讲清楚在中国革命、中国历史中中国人民如 何选择以及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讲清楚中国社会政治 舞台上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质、革命本色和执政优势,讲清楚 党的领导是全党全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讲 清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等。 在生动历史教育中进一步使党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比如说枪 林弹雨、战火纷飞中敢于冲锋的“革命者”、追赶潮流、发展 经济中敢于指点的“领导者”、防控疫情、脱贫攻坚中敢于担 当的“奉献者”等具体形象,增强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在感性认识中强化对党的领导地位的理性认可,进一步引 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立场、坚定信仰。 (二)从举旗帜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党史教育在引领全党坚 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导地位上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