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书记在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让看见,成为一种力量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书记在 2025 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让看见,成为一种力量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春来万物生,万象皆美好。今天是 2 月 12 日,正 值农历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首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 大家 2025 圆圆满满,蒸蒸日上。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 了 2025 全体教职工新年第一会,借此机会,和大家一同探讨一 个充满温度与力量的话题——“看见”。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 —《让看见,成为一种力量》。 看见 “看见”这个词,说起来不过是嘴唇轻启、吐出的两个音节, 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辨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词。但细细品 味,却别有一番韵味。从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经典之作《说文解 字》来看,“看”字,是“睎也,从手下目”,就像一个人把手搭 在眼睛上方,遮去刺眼的光线,目光专注地远眺,有着主动探寻、 仔细端详的意味;“见”字,则是“视也,从目从儿”,描绘的是 一个人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眼前的事物,将外界的景象 清晰地映入眼帘,侧重于直观地感知和发现。这两个字合在一起, “看见”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行为,它更意味着我们用眼睛去 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真正地洞察和理解周围的 世界,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好与价值。 教育中的“看见” 在信息爆棚、节奏飞快、喧嚣浮躁的当下,我们的生活被海 量的信息和繁杂的事务填满,各种电子产品、社交媒体占据了我 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却又眼花缭 乱的虚拟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看见”的能力逐渐被 削弱,看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现象屡见不鲜: 走在校园里,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同学,却常常只是匆匆 一瞥,没有真正留意他们的表情和状态,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同学 交往而眉头紧锁,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家庭矛盾在默默伤心,可我 们却因为太过匆忙,没有停下脚步去留意、去关心、去询问; 课堂上,老师激情澎湃地授课,努力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同 学,然而,部分同学却早已开始神游,沉迷自己的小世界,可我 们却为了追赶进度而忽视这些“游离的个体”; 校园的角落里,那精心布置的文化展板、同学们用心创作的 书画作品,那青春灵动的矫健身影,承载着智慧和汗水,可又有 多少人真正驻足欣赏、用心品味…… 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我们身处的校园,是最为纯净、最具 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却因为缺乏“看见”的能力,错过了许多 温暖人心的美好瞬间。“看见”何其重要,我们看见青山换绿, 可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看见长河落日,可感受到雄奇壮观之 美;看见小桥流水,可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看见鹰击长空,可 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看见鱼翔浅底,可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 乐;看见初春柳树萌芽,可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如何学会“看见”呢? 如何学会“看见”? 一、以放慢脚步,学会看见 个人认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放慢脚步,静心拥 抱生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给自己腾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多留 意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你就会看见别样的风景。课余,不妨 在校园里走一走,看看花草树木,感受自然的生机,看看孩子们 灵动的身影,感受生命的活力;大小课间,换上运动鞋,到瓦蓝 瓦蓝的跑道和孩子们一起奔跑、锻炼,铸就健康身体,为工作与 生活护航;与孩子们交流时,请多一份耐心,静心聆听他们的心 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孩子王”;多看 看我们身边一些可亲可敬的同事,感受他们课堂的风采,育人的 艺术,共同见证一位又一位优秀教师的蜕变与成长,也感受自我 的成长……校园,因为看见,所以美好。 二、从“个体之看见”到“群体之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