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 解读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深入学习和探讨《教 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这份纲要的出台,对于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为我们指明了未来 十年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 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 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此背景下,《教育强国建设 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应运而生。它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 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 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 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发挥 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 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总体目标与“两步走”战略 纲要坚持远近结合,分 2027 年、2035 年“两步走”。 到 2027 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教育 普及水平持续巩固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教 育获得感明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 不断涌现,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 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 育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 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 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 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 代化总体实现。 三、重点任务解读 (一)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 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 和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 慧的高质量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素质教 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 教育短板。 (二)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 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促进学前教育普 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 学质量提升。支持人口 20 万以上县(市、区、旗)办好一所达 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十五年一贯制特 殊教育学校。 (三)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 养机制,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逐步有序扩大优 质本科教育的招生人数,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 (四)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发展。提高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