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深化思想认识 强化政策落实 推动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
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要正确认识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
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讲话立意高远、思
想深邃、论述精辟、内涵丰富,也为我们地方党委政府如何更好
地服务民营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XX 作
为 XX 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据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XX 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
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XX
市民营经济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借此研讨交流的机会,我
结合 XX 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定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一)深刻领会“两个毫不动摇”的战略意义。“两个毫不
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 XX,公有制
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保障着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民
营经济则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
的动力。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两个毫不动
摇”,将其作为推动 XX 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只有坚定不移地
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才能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形
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
中,我们要坚决摒弃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歧视,一视同仁地对待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
场环境。
(二)正确看待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当前,XX 市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市场竞争
加剧、融资渠道狭窄、人才短缺、成本上升等。但我们要清醒地
认识到,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暂
时的、局部的,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长
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
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这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 XX 自身来看,我们拥
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
XX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民营经济发
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看到
困难背后的机遇,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挑战,在困境中实现
突破和发展。
(三)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对 XX 发展的重要贡献。近年来,
XX 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济增长、就业
创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经济增长数据
来看,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逐年提高,已成为推
动 XX 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就业方面,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
劳动力,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科技
创新领域,XX 的民营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技术、
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市产业升级提供了有
力支撑。许多民营企业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
了显著成果,成为推动 XX 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肯
定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进一步增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二、强化政策落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一)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国家和省、
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
高、针对性强,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政策知晓度不高、
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XX
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举办政策宣
讲会、发放政策明白卡、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等多种方式,广泛
宣传民营经济政策,确保政策信息传递到每一家民营企业。二是
建立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和评
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简化政策
兑现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让民营企业能
够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壤,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兴业,激发市场主
体的活力。XX 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
抓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放”的方面,进一步精
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
办、项目审批等事项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管”
的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
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服”的
方面,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
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例如,我们设立了企业服务热线,及时
受理企业的咨询和投诉,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万人助万企”
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XX 市积极
采取措施,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加强银企对接,搭建银
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