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科学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命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无法忽视它、绕过它。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科学与艺
术,或者说理性与感性的边界正在______。艺术展上艺术家们
摆弄起了宇宙爆炸、量子世界,而不少科学家也乐于把科学仪
器下观察到的景象捕捉下来,展示到人们面前,其精美程度丝
毫不亚于艺术家的加工描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遁
B.消失
C.消除
D.消弭
2、云南在西、巴蜀在北,贵州有着说不尽的历史。这片西
南中国的广袤土地,呈现了华夏山河的______、见证了中国革
命的风云际会、记录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激荡。现在,贵州正
在以绿色发展谋求生态红利,率先推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地方探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海晏河清
B.渊渟岳峙
C.钟灵毓秀
D.瑕瑜互见
3、有人曾______ “人工智能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虽
然______,但也说明了现状。通常,当解决问题需要推理、决
策、理解、学习这类最基本的技能时,我们才认为它跟人工智
能相关。常见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机
器翻译等。很多通过机械的计算和机械的记忆实现的东西,一
般不把它看成人工智能的本质应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嘲笑 苛刻
B.调侃 尖酸
C.揶揄 刻薄
D.嘲弄 刻毒
4、打开书本,一股久违了的墨香扑面而来;摩挲纸张,淡
淡的凹凸感非常舒服。味觉、视觉、触觉顿时都活泛起来,连
脑细胞也显得格外活跃。读累了,就闭眼歇一歇,顺便回味刚
读过的情节,思考作者的______;看到精彩的描写和精辟的议
论,就反复重读、吟咏再三,读到妙处更是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
B.言外之意 低头折节
C.弦外之音 额手称庆
D.微言大义 击节赞叹
5、说梵高是一个“圣徒式的画家”并不为过,他通过绘画仰
望、接近上帝。______,即便是这样一个具有宗教情怀、追求
超越性的梵高,也从未试图远离人群、拥抱绝对的孤
独。______,他总在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而始终未能
得到。他的绘画也好,文字也好,除去遗传的因素,很大程度
上就是表达此种“寻求”与“寻求不得”之间的落差及随之而来的痛
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 因为
B.首先 其次
C.因为 于是
D.但是 相反
6、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
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实际,______、
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______。在模式选择上,可以
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
体现自身特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分庭抗礼
B.按部就班 投闲置散
C.循序渐进 贪大求快
D.按图索骥 急于求成
7、夏季天气炎热,人很容易犯困、无精打采,这时不妨吃
几颗葡萄来帮你提神、消除疲乏之意。因为在葡萄中含有丰富
的葡萄糖成分,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为大脑供给所
需能量,快速恢复大脑活力。同时,葡萄中还含有较多的氨基
酸,能对神经产生良好的____,帮助人体____衰弱的神经,这
也是提神醒脑的有效途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刺激 调理
B.应激 调节
C.激变 调整
D.激发 调剂
8、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古
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____的境地。“天圆地
方”是中国人文化中____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
响,也____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有匠心 普遍 融合
B.巧夺天工 特殊 融会
C.炉火纯青 典型 融入
D.入室升堂 独特 融化
9、关于卫生健康创新发展的高峰论坛围绕“创新驱动,健康
中国”主题,____国际和国内远程医学、“互联网+医学”等新技术
和新产业,探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____发展新业
态,____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之路,为
努力提升我国整体医疗水平作出贡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着笔 培养 探究
B.针对 养育 探查
C.对标 营造 探险
D.着眼 培育 探寻
10、VR体验、动漫、动画等形式,从细节之处做设计,把故
宫传统的文化元素______时尚新潮的当代工艺品中,就这
样,故宫利用原创、金融和亚文化三驾马车,开拓出传统文
化IP活化的新______,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的巨
大空间和可能性,也揭开传统文化市场开发庞大财富冰川的一
角。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入 途径 阐述
B.融入 途经 阐释
C.植入 路径 阐发
D.加入 路子 阐明
11、20世纪以来,人类对弦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革。弦就
是振动,振动就会产生波,说明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
界,这为重新认识“美”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表
明,自然美与物质的波长(或者频率)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
系,物体具有的固有频率与人自身的频率存在耦合关
系,“美”是由不同类型波谱的频率与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人的美丑认识不同,因审美主体的频率不同所致
B.阳光、鲜花一定时间内大致不变,因为振动频率没有变化
C.距离产生美,是因为审美主客体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共振
D.见义勇为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因为审美主体振动频率一致
12、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
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
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
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
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
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
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传承。鉴于此,我们必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变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的做法
B.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C.以实用心态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
D.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手段来弘扬传统文化
13、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
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
人”,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
听觉功能特强,有的嗅觉功能特强······,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
B.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C.但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D.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
14、①但实际调查的匮乏,并不足以令那此笃定“甜食可以治
愈”的人们完全信服
#“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似乎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条“真理”
③但迄今还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容易受抑郁症影响的人倾向于
增加糖分摄入量的假设
④即高糖分的饮食全部或部分源于人们原本就糟糕的心理状
态
⑤而换个角度说,心理疾病是否也可能导致人们摄人更多的
糖分
⑥然而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糖分摄入水平越高,抑郁症患
病可能性越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⑥⑤①②
B.③⑥④⑤①②
C.②⑥①③④⑤
D.②⑥①⑤④③
15、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以多种形
式开展帮扶,扶贫思路更加清晰,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