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局纪律作风整顿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局纪律作风整顿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公安工作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纪律 作风整顿推进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公安队伍作为维护社会稳 定、保障人民安全的中坚力量,其纪律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 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当前,我们面 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和日益艰巨的公安工作任务,唯 有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才能铸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 公安铁军,切实履行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 一、洞察形势要义,锚定整顿方向 (一)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强化公安使命担当。一是契合社 会治理现代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成为必然趋势。公安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一 环,需不断革新理念与方式。纪律作风整顿,正是要促使公安 队伍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的 能力,以更高效、精准的执法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推 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二是回应群众对安全的新期 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安全稳定是基本诉求。 在新时代,群众不仅期望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有力,更要求执法 公正、服务热情。我们整顿纪律作风,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需 求放在首位,从细微处着手,提升执法公信力,优化服务质 量,用实际行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负人 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三是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全面依法治 国深入推进,对公安执法提出了更高标准。公安队伍必须严格 依法履职,确保每一项执法活动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通过纪律作风整顿,强化法治思维,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 监督,让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公 安力量,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威。 (二)正视队伍现存问题,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一是纠治思 想认识偏差。部分公安民辅警存在思想懈怠、宗旨意识淡薄的 问题。有的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缺乏职业认同感和使命 感;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在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纪律作风整 顿要从思想根源入手,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辅 警深刻领悟公安工作的政治属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忠诚警 魂。二是整顿工作作风顽疾。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现象,严重影响公安工作效能。一些同志工作敷衍塞责、推 诿扯皮,缺乏担当精神;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规范、不严 格,甚至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的情况。整顿工作要聚焦这些 作风顽疾,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和严肃的问责机制,坚决予以整 治,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三是克服业务能力 短板。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新的犯罪手段不断涌现,对公 安队伍的业务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部分民辅警存在知识结构 老化、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我们要以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加强业务培训,鼓励自我提 升,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综合素质 和实战能力。 (三)夯实公安工作根基,推动事业长远发展。一是增强队 伍凝聚力。良好的纪律作风是队伍凝聚力的重要保障。通过纪 律作风整顿,明确行为准则,规范工作秩序,营造团结协作、 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民辅警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与纪律的约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 力,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二是提升执法公信力。执法公信力 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只有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才能保证执 法公正、公平。整顿工作要围绕规范执法流程、加强执法监督 等方面展开,确保每一次执法活动都公开透明、合法合规,让 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提升 公安队伍的执法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三是促进 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基石。纪律作风优良的 公安队伍,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能够展现出良好形象,赢得群众 的理解与信任。我们要以纪律作风整顿为抓手,进一步改进服 务态度,优化服务方式,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主动解决群众困 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群 众基础。 二、聚焦关键环节,抓实整顿举措 (一)深化思想教育,筑牢忠诚警魂。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 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 政治任务,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 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 党中央对公安工作的决策部署。定期组织政治理论测试,检验 学习成果,确保民辅警政治理论入脑入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开展纪律作风专题教育。 围绕公安机关纪律规定、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 的专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纪律作风建设讲座,剖析 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 廉政教育基地,让民辅警在直观感受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 识,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注重先进典型引 领。深入挖掘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举办事迹报告 会、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突 出贡献。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民辅警以先进为 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全局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 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二)健全制度体系,规范队伍管理。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 度。对公安机关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工作 实际和新形势要求,修订完善考勤管理、值班备勤、请销假等 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各部门、 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和标准,做到事事有章 可循、人人依规办事。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制度。建立健全执法 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加强 对执法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 制,定期开展执法质量检查,对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进 行及时纠正和严肃问责。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执法监督 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三是健 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将纪律 作风表现纳入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奖励惩处等 挂钩。建立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机制,通过量化考核 指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民辅警的工作业绩和纪律作风 情况,激励民辅警积极进取、担当作为。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一是建立常态化监督 机制。成立纪律作风整顿监督检查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 期抽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局各部门、各岗位的 工作纪律、执法规范、服务态度等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建立 监督检查台账,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反 馈,督促整改落实。二是拓宽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 督,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开展民意测评等方式,广 泛收集群众对公安队伍纪律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人大、 政协、新闻媒体等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及时回应 社会关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回 音、事事有着落。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对违反纪律作风规定的 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按照 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实 行责任倒查机制,对因管理不善、监督不力导致发生严重违纪 违法问题的部门,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以强有力的问责推 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四)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简化办事程 序。对公安机关各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简化 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环节。推行“一站式”服 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窗口资源,优化窗口设置,提 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二是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要求 窗口民辅警热情服务、文明用语、规范着装。开展服务礼仪培 训,提升民辅警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做到来有迎声、问有 答声、走有送声。建立服务评价机制,通过群众现场评价、网 上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改进 服务质量。三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 代信息技术,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搭建网上办事平 台,实现部分事项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网上查询,让数据多 跑路、群众少跑腿。开展“互联网+警务”服务,推出微信、手 机APP等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警务资讯和服务。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公安实战水平。一是开展业务技 能培训。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业务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办案、侦查破案、应急处 突、信息化应用等业务技能培训。邀请业务专家、实战能手进 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地操作等方式,提高培 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全面提升民辅警的业务能力和实战水 平。二是鼓励岗位练兵。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以部门、警 种为单位,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岗位技能竞赛、业务知识比武 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鼓励民辅警在工作中不断 学习、不断实践,通过自我提升、互相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进素质强警工程。加强公安队伍的专 业化建设,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培养 机制,通过选派优秀民辅警到上级公安机关、先进地区学习交 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拓宽视野,提升素 质。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民辅警跨警种、跨部门学习锻 炼,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三、凝聚工作合力,保障整顿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明确领导责任分 工。成立纪律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