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让实干成为国资干部最鲜明的特征
同志们:
在 2025 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坚
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动
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
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共同唱响加快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广西篇章。人民日报也刊发了陈刚书记的讲话,强调让实
干成为干部鲜明特征,这对我们国资系统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
意义。今天,我围绕陈刚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我们国资系统的
工作实际,以“让实干成为国资干部最鲜明的特征”为题,给大
家上一堂党课。
一、深刻领会实干精神的丰富内涵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根本靠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砥
砺实干精神,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
署的执行者、实干家,让实干成为国资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征。
(一)增进想干事的动力和本领。当下,我们正处于大有可
为的历史机遇期,国资国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干部想
干事,一方面靠内生动力,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认
识到国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个人的职业追
求与国资国企的发展紧密结合,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另一方面,组织要积极营造良好条件和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让真想干的人有机会、有舞台,让“躺平”混日子的人没市场、
靠边站。在制定政策和分配资源时,要向实干者倾斜,为他们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干工作不能盲目,要深入思考,找准方向。
就我们国资系统而言,在推动企业发展时,要深入分析企业的比
较优势、短板弱项,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不能总是以缺资源、
缺资金、缺人才等理由推卸责任,而应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
可以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的国资企业学习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
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鼓励干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
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二)对人民负责,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干工作抓发展不
是为了那些纸面上的数据,而是为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国资国企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我
们要把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不搞短期行
为和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给后续发展留下烂摊子。在推
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比如
在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职工的安置问题,保障
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要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带
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项目。推
进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
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等工作,都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把攻坚战
和持久战结合起来,稳扎稳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三)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正处于
关键时期,必须拿出动真碰硬的决心和勇气。要聚焦长期累积形
成的结构性问题、转型升级中的痛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难点等,
不抱怨、不回避,拿出管用的硬招实招有效破解。在推进国有企
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利益博弈和阻力,我们不
能畏缩不前,要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要摒弃“老好人”思想,不搞一团和气。在企业的监管工作中,
对于违规违纪行为要敢于亮剑,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确
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凡是符合国资国企发展利益、符
合人民利益和意愿、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改革举措,就坚决
推进,否则决不能干。
二、当前国资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近年来,我们国资系统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对照陈刚书记讲话精神和“让实干成为国资干部
最鲜明的特征”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实干精神不够强。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
主动性不强的问题,缺乏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对工作敷衍了事,
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面对企业改革发展中的
困难和问题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找借口、找理由,
推诿扯皮。一些工作部署落实不到位,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
松的现象,工作效率低下。比如在推进国有企业的某项改革任务
时,相关责任人没有积极跟进,导致改革进度缓慢,错过了最佳
的改革时机。
(二)创新能力不足。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保守,习惯于按老
经验、老办法办事,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差,缺乏创新思
维和创新能力。企业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
面投入不足,创新成果不多,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
足。一些国资监管制度和方式方法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
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例如,在面对数字化时代的监管需求时,
我们的监管手段还比较传统,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新技术提升监管效能。
(三)业绩导向不够鲜明。在考核评价干部职工和企业时,
存在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没有真正把业绩作为
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一些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准
确反映工作的实际成效。对业绩突出的干部职工和企业激励不够,
对业绩不佳的干部职工和企业问责不力,导致部分干部职工和企
业缺乏追求业绩的动力和压力。这使得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
完成任务的过程,而忽视了最终的工作成果和效益。
(四)服务意识不够牢固。部分干部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国
资国企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方面做得不
够,不能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
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比如,一些国资企业的产品出现质量
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
企业的形象。
三、2025年国资国企工作计划与实干路径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
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要以陈刚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扎
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实干担当,提升工作效能。加强思想教育,激发
干事热情。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引导干部职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