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经验做法:乡镇中心学校“大思政 课程育人”德育创新实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经验做法:乡镇中心学校“大思政+课程育 人”德育创新实践 近年来,XX 镇中心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开创了一条“大思政+”育人新路 径,形成了“大思政+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 人+服务育人”五大板块的思政教育体系,五大板块以“大 思政+课程育人”为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的德育工作格局,为学生成长筑牢思想根基、铺就发展之路。 一、思政领航,筑牢德育主阵地 (一)党建掌舵,机制赋能 学校筑牢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深度介入思政 课建设全过程,亲定教学规划、精研课程设计、投身教研前 沿、深入课堂一线。建立教联体党建联建制度,书记定期讲 党课,校长示范授课,以敏锐时政洞察、鲜活案例解析等方 式,激活思政课堂魅力,引领教师革新育人理念,为思政课 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思政课成为校园立德树人的核心 引擎。 (二)深耕《读本》,培根铸魂 学校把《XX 思想读本》作为三、五、八年级每周一节 的必修课纳入教学常规考核,挑选党员担任任课教师,确保 育人质量。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多用案例剖析、小组辩 论、实地研学等多元方法,活化抽象理论。如在“脱贫攻坚 成就”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比乡村今昔巨变,实地走访脱贫 户,深刻体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与 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二、课程思政,深挖多元融合路 (一)学科联动,思政润心 为真正做到“课程育人”,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融合思政教育。在备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思政元素, 把握好学科知识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在上课环节上,注重 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德育贴近实际,回归生活; 在作业设计上,每次作业至少要有一题能体现德育渗透下的 学科育人目标;在评课标准制定上,增加德育渗透指标和权 重。为扎实推进“快乐成长”工程,学校特别注重“体音美 劳”等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如足球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 精神和竞争意识;音乐课通过演唱校歌、爱国歌曲等方式激 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美术课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具有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劳动课依托劳动教育基地,通过 组织多元化、实践性强的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校本拓展,特色铸魂 1.活力逐梦,德艺兼修。足球校本课程不仅雕琢球技, 更要深度挖掘思政宝藏。我校于 2015 年成功申报为全国首 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后,提出“发展足球运动,打造体育强 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成立男女足球队,积极开展足球训练, 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竞赛活动均取得较好成绩。为普及足 球运动,学校大力开展足球操、花式足球以及足球趣味游戏 等足球大课间活动,让足球特色文化扎根于校园和全体师生 心中。足球成为思政教育灵动载体,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