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 第1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 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 此次会议,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 要论述,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 文件精神,共同探讨我市“三农”工作新路径。过去一年,我 市“三农”工作成绩斐然,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需我们 齐心协力、奋勇前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三农”工作战略意义,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一)“三农”工作是国之根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 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农业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全球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不稳定因素 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我市作为农业生产的 重要区域,承担着维护粮食稳定供应的重任。我们必须严格落 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 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通过深入推进粮 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融 合,切实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XX力量。同 时,注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筋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 生产,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 样化的粮食需求。 (二)“三农”工作是民生关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 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增收致富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 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 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要立足本 地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 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山 林经济、庭院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 落实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增收组合举措,为农民提供更多 就业机会。大力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 团”“共富联合体”等新模式新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 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共 享发展成果。 (三)“三农”工作是发展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共进。城乡 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作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和农产品 供应基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市要以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深化“种 楼”与“种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 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镇延 伸,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 平,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强互助养老设施 建设管护,持续改善村级卫生室条件,科学推进乡镇寄宿制学 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通过城乡融 合发展,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打造城乡融合发展 的XX样板。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加 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严守 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耕地的用途管 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高标准 农田建设力度,优化建设内容,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 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 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 酸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为粮食生产提 供坚实的土地保障。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科技创新 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充分 发挥种业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提升种业 核心竞争力。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 机装备的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提高农业机械化 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化水平。三 是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粮食生 产的重要支撑。我们要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 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收益。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 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 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降低农民种粮风险。鼓励地方开展 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缓解农民融资难题。健全粮食主 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 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发展特 色农产品种养。立足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 境,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 设,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具有XX特色的农产 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特色 农产品产业集群,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动农 民增收致富。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 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加大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 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统筹发展产地初加工、精深 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 用、多环节增值,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 尾”增值大文章,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三是培育乡 村新产业新业态。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乡村新 产业新业态迎来了发展机遇。我们要顺应消费需求变化,积极 发掘乡村的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价值,大力发展乡村休闲 旅游、农事体验、研学基地、乡村露营等新业态。鼓励各地因 地制宜发展直播电商,加强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促进农产品 上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一是加强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我 们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 镇延伸,重点加强村内道路、供水供电、寄递物流等基础设施 建设,补齐硬件短板。2025年计划新建新时代乡村电气化 村XX个,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XX个,提高农村寄递物流综合 服务站覆盖率,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二是提升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增强农民获得 感、幸福感的关键。我们要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 强互助养老设施建设管护,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改善 村级卫生室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科学推进乡镇寄宿 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 是乡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 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 村庄颜值。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 转型,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农业清洁 生产,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 村。 (四)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巩固和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 石。我们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 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和服 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 接。二是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 障。我们要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