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
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
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在这承前启
后的重要节点,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李克强总理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
战,科学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通过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践中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这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
兴产业发展不足,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两会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走
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动力。我市将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
同创新机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
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为
产业转型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
支撑,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我们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进
行改造提升,提高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
展智能制造,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传统产业与新
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
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市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和资
金投入,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
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
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蓬勃发展。
二、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
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
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
攻坚战。一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
心指标。我们将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确保贫困人口不
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
度,防止因贫失学辍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报销比例,降低因
病致贫返贫风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二是强化产业
扶贫。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将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
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强产业扶贫与市场
的对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确保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三是加强
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加强与
发达地区的沟通协调,深化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争
取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推动我市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同时,做好市
内扶贫协作工作,组织经济发达县(市、区)与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优势互
补、共同发展。
三、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
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
的关心关爱。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民生之
本,收入是民生之源。我们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拓宽就
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鼓励企业开展
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加劳动者收入。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
工资标准,缩小城乡、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我们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提高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发展商
业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事业
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三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是人
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
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