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2025 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年
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驻村帮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帮扶工作重
要论述和省市县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目标,立足帮扶的**村情实际,以组织建设为引领、产业发展为
支撑、民生改善为根本,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扎实推动帮
扶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1.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
施农村基层组织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主动帮助村党支部谋划、指
导、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
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2.协助完成村“两委”换届。全面分
析研判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超前谋划,配合村级班子制定合理的
换届方案,对后备人选认真分析研判,协助抓好后备人选的培训
和跟踪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
书记,按时完成班子换届工作,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村党
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引导村党支部通过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村级党员理想信念。采用“夜谈会”
“院坝会”等方式,围绕政策法规、农业技术、乡村治理等定期
组织开展学习。选派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提
升农村党员政策落实、产业谋划、矛盾调解的能力水平和服务意
识。4.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培养年轻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每
个村至少储备 2-3 名后备力量,持续为村级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持续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和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
有效提升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积极向省市推荐“乡村工匠”
等优秀乡土人才。5.加强党员管理监督。注重加强村级党员管理
监督,引导两村党员规范网络行为,确保不发生网络舆情。加强
村级流动党员常态化教育管理,注重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
系,确保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6.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
作用。鼓励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村级治理等乡村振兴中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支部办实事、党员建新功”活动,
引导党员带头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注重关心关
爱村干部,严格执行村干部“绩效月考评”、定期体检等制度,
协调为村干部购买意外伤害及医疗养老保险、落实健康体检。
二、聚焦强村富民,培育产业发展
7.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关
注脱贫人口生活状况,确保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持续加强
“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力度,促使各类帮扶政策有效落实,坚
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8.深化党建融合。创新党建引领发
展模式,引导带动村干部、党员牵头领办创办产业专业合作社、
创办领办致富项目,进一步健全“支部引领、村集体合作社主办、
群众参与、企业对接”多元化村企村群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对接
民营企业采取村企联合、资源资产入股分红、加工代售农特产品、
就业务工等多种形式,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一对一”或
“一对多”结对帮带共富机制,助力村级富民产业发展。9.大力
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三年示范行
动,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协调各农
业农村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对帮扶村天麻种植、食用菌种植等产
业进行指导,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提高村级集体资金积累,促进农民增收。同时,积极对接农业农
村、商务、电商等有关部门,建立“合作社+农户+电商”产销链,
通过直播带货、农超对接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力争村集体经济
年收入持续增长。10.强化科技赋能发展。协调联系农业、畜牧
专家开展“田间课堂”,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农业技术培训,提升新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