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在某高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 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水平财
经大学建设新篇章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 X 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
告。
中国共产党 X 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是我们在迎接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积极应答“强
国建设、财大何为”时代命题的重要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
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高水平财经
大学建设新篇章!
一、六年来的工作回顾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是 2017 年 12 月底召开的。六年来,校党
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
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各
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学校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和理
论学习中心组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全校师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坚持和完
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组织员队伍建设做法在第二十
七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作书面经验交流。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不断
夯实,4个基层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校党委荣获 X 组织工作创新奖、X 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为
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省委巡视、审计整改成效明显,校内开
展四轮巡察,学校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宣传统战和群团工作有力推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制,持续建强主流思想舆论宣传阵地,坚持正面宣传,弘扬主旋
律,传播正能量。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完善,获准建设首批 X
省高校民主党派活动基地。工会妇委会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离退休工作持续加强。涌现出全国高校
“活力团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荣获省
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省“本色家园银龄榜样”先进集体等荣
誉称号。
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提升全面深化。修订学校章程,健全校
院两级议事规则。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制定实施“十
四五”发展规划。学校迈入 X 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2020 至
2022 年,连续三年获评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优秀。
(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头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
队伍,在全国高校首倡“实践思政”理念,推动思政课程、课程
思政、实践思政同向同行。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再次入选 X 省重点马院建设单位。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工作体系,持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金融学院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
(系),6 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 人当选共青团十九
大代表。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9 个,占本科专业总数比居省属高校首位。建成国家一流课程
33 门,列省属高校首位。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 门、
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3 门。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1 项、二
等奖 2 项。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 41 项,其中特等奖 2 项。荣获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获全国高
校思政课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一等奖 1 项。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
创新竞赛成果 3800 余项,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
等全国奖项 51 项。顺利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入
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拔尖
学生培养基地。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本科招生录取线
稳居省属高校三甲,毕业生考录国家公务员税务系统人数连续三
年全国高校第一。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分类培
养深入推进,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 11 项、
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116 篇,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
翻番。
(三)学科建设卓有成效
不断强化学科建设,健全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加强学科梯队
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发展竞争力。
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
与工程 3 个学科入选 X 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
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10 个
参评一级学科全部上榜,其中有 5 个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较上一轮
提高一个档次。在 2023 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应用经济
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前 12%,工商管理进入前 20%。工程
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区块链金
融、低碳经济与管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新兴学科建设扎
实推进。
学位点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增一级学科统计学博士点 1 个、
数学硕士点 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7 个。新增二级交叉学科
4 个,其中“乡村振兴学”为国内首个,“公共政策与管理”为
我校首次获批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博士点。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实现跃升
坚持科学研究先导地位,完善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围绕
“四个面向”,推进有组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高水平成果产出量质齐升。获批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
221 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7 项、重点项目 13 项。首次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首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