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事业强。在XX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 期,依法行政工作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准则。它不仅是践行党的二十大、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关键举措,更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提升 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保障。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 想、明确方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区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 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领悟依法行政深刻内涵 (一)依法行政是贯彻党的政策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 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 进方向。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支撑。实际调研成果表明,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过程中,严格依法行政能 确保政策不走样、落实有成效。例如,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依法依规开展 工作,能精准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避免出现违规干预市场、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情 况,从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党的政策在X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依法行政是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依法 行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涉及民生的领域,如教 育、医疗、住房等,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当我们在民生事 务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就能有效解决 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审批、实施 和监管,确保改造工程质量过硬、程序透明,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切实提升群 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基 础。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依法行政能够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减少社会矛盾和纠 纷。行业调研报告指出,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是维护 社会秩序的关键。当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处理各类事务,就能增强政府 公信力,赢得群众信任。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依据法律法规解决群众诉求,做到 有理有据、公平公正,能够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 定,为XX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聚焦关键要点,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效能 (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筑牢依法行政根基。一是优化人员配置,充实执法 力量。根据不同领域的执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配行政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 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配备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 进等方式,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中,确保执法 工作能够精准、高效开展,满足日益增长的执法任务需求。二是开展常态培训,提 升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执法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知识、执法程序、执法技巧等方面。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 干进行授课,同时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执法等实践活动,让执法人员在实战中提升 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使执法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 高执法水平。三是发挥顾问作用,强化法律支撑。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 中的重要作用。邀请专业律师、法学专家担任政府和部门的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 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案件审核等工作。法律顾问凭借专业的法律知 识,为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帮助规避法律风险,确保行政决策和执法行 为合法合规。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彰显依法行政公正。一是严格执行制度,确保执 法规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 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公示行 政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利用执法记录仪、录音录像等设备,对执法全过程进 行记录,做到执法过程可回溯。对于重大执法决定,严格进行法制审核,确保执法 决定合法合理。二是完善内部管理,规范执法流程。建立完善案件审批管理、法制 审核、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明确案件审批的流程和标准,加强对执法案件的内部 审核把关。规范法制审核程序,确保审核意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建立执法责任追 究机制,对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倒逼执法人员 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实施包容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认领市级执法部门制定的 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对于符合清单条件的企业 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通过教育、指导、告诫等方式,引导企业自觉 改正违法行为,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又给予企业发展的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三)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提升依法行政质量。一是健全监督体系,织密监 督网络。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监督体系,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 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形 成监督合力。制定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对行 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督。二是加大纠错力度,严肃问责整改。对违法 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要敢于亮剑,加大监督纠错力度。通过执法检查、案件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