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以实干担当绘就国资国企发展新画
卷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实干担当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关
键力量。人民日报发表的《陈刚:让实干成为干部身上最鲜明的
特征》一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对于国资委而言,深入贯彻这
一精神,引导干部实干担当,是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一、深刻认识实干担当对国资国企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国资国企正处
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从内部来看,
企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部分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
场竞争的需求。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
益激烈,国资国企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突破和发展。只有干
部具备实干担当精神,才能勇于直面这些问题,积极探索改革创
新的路径,推动国资国企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例如,在推动
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干部需要深入调研,了解企
业的实际情况和各方利益诉求,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才能确保改
革顺利推进,实现企业股权结构优化,激发企业活力。
(二)是提升国资国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国资国企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
力。这需要干部真抓实干,带领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实干,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
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
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担当,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比如,某国资企业在干
部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实施精细化管理,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了 xx%,生产效率提高了
xx%,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国资国企
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国资国企承担着促进就业、
保障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重要社会责任。干部实干担当,
能够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促进就业方面,积极拓展
业务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做出贡献;
在保障民生方面,确保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
众的生活需求;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
目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例如,在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资企业干部积极担当,带领企业高效完成项
目建设任务,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
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国资国企干部在实干担当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担当动力。部分干部对国资国企
的发展使命和责任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
要性。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
缺乏主动担当的动力。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和矛盾时,首先考虑
的是自身的利益和风险,害怕承担责任,不敢主动作为。例如,
在处理某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时,一些干部担心解决问题会
给自己带来麻烦,迟迟不采取行动,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能力素质不高,难以有效担当。随着国资国企改革发
展的不断深入,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
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政策把
握方面,对国家和地方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理解不够深
入,不能准确运用政策指导工作;在专业知识方面,缺乏对企业
管理、资本运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难以在企业发展
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在沟通协调能力方面,与企业内部各部
门、外部相关单位和群众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推
进效率。比如,在推动企业上市过程中,由于部分干部对资本市
场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开展上市筹备工作,导
致上市进程缓慢。
(三)工作作风不实,实干精神欠缺。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工作不扎实,敷衍了事。习惯于做
表面文章,重形式轻内容,对工作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
督。在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时,不结合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
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缺乏一抓到底的决心和毅力,遇到困难就退
缩。例如,在推进某国资国企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干部只是
简单地传达任务,没有深入项目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
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三、国资委干部实干担当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实干担当的思想根基。深入开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组织干
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
参观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刻领会国资国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定期邀
请专家学者为干部解读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和形势,组织干
部到先进地区的国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激发干
部的工作热情和担当精神。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教育干部坚定理
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通过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如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
基地等,引导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事业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