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人文经济新篇章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
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
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这一重大命题揭示了
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的发展规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经济学意
蕴的集中体现。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历史文
化资源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南京市 1/5,历史文化街
区数量占全市 2/3,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融共促的土壤丰厚。近年
来,秦淮区聚焦守住城市根脉、传承历史文脉,坚持文化赋能现
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实现人文与经济互
促共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力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秦淮新实践。
以城市更新焕发老城新活力,赓续历史文脉。如何走好传统
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新路子?秦淮区在尊重既有城市肌理与文脉
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
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
历史街区焕新传统院落。聚焦文化保护传承、业态更新和环
境提升,以渐进式更新、微改造等方式,升级改造历史文化街区
的建筑风貌、景观肌理、市容环境。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定点
定位保护民居院落群等历史遗存,并适当融入休闲演艺等业态,
成为展示城市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开放式博物馆。小西湖历史风貌
区在保留原有建筑格局和街巷肌理的基础上,留住原住民,导入
文旅业态,成为特色鲜明的文旅 IP 和老城保护更新的样板,荣
获 2022 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入选
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实践案例。
文物古迹变身文化地标。立足“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物
古迹融入城市发展、融入现代生活。在修缮保护江南贡院部分号
舍、明远楼等遗存基础上,创新挖掘“地下空间”,新建中国科
举博物馆,推动科举制度的传统价值与现代文化融合。加强特色
文化整合,扶持民间各类专业博物馆建设,打造“最美书店”、
“转角·遇见”、“梧桐语”客厅等城市文化空间,姚文采故居、
吴敬梓纪念馆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转角遇见文化
新空间景点融合文旅新体验”案例被评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优
秀案例。
工业遗存转型创意园区。挖掘金陵机器制造局历史资源,打
造晨光 1865 创意产业园,吸引了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实现
了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要组
成部分的蝶变升级。开发利用南京第一棉纺厂和印染厂闲置楼宇、
老旧厂房,盘活低效载体,导入“物联网+体育文化”产业,打
造悦动·新门西产业园,园区集聚相关产业链企业 60 余家,连
续 3 年每年实现税收超亿元。
以文化内核赋能现代产业,增强发展动能。如何推动传统文
化深度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秦淮区通过深耕“文商旅”融合发展,
开发特色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游客体验,推动历史人文
“黄金资源”释放经济发展“黄金效益”。先后获评国家首批全
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国旅游休闲街区
等 5 项国家级荣誉,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