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
料
同志们:
2025 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正
待精心谋划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此次两会,
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与行动,凝聚起全力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极为重大且
深远的意义。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为我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清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性
的遵循准则。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我深刻感受到肩负的责
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接下来,我将紧密结合对 2025 年
全国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围绕“六个坚定抓”,并结合“十四
五”收官之年的实际情况以及“十五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同时
联系国有企业具体工作实际,来谈几点深刻体会,与大家一同展
开深入交流。
一、坚定不移抓好政策落实,有力确保国有企业发展方向的
精准性
2025 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当下经济形势展开了科
学严谨的分析,明确界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政策举
措。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务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
实国家各项政策,从而切实确保发展方向不出现偏差。
(一)强化政策学习研究力度。精心组织企业领导班子、中
层干部以及广大职工深入细致地学习两会精神,精准把握国家政
策的导向趋势,深刻领会政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着力建立健全
政策研究机制,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动态以及行业政策
的变化情况,及时研究并制定出企业应对各类情况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
们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对环保政策的深入研究,加大在绿色技术
研发、节能减排等重要方面的投入力度,全力推动企业实现绿色
转型发展。
(二)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支持。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
沟通协调工作,积极踊跃地争取国家和地方在产业扶持、科技创
新、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发
展战略以及实际需求状况,精心策划一批契合政策导向的优质项
目,努力争取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库之中,从而为企业
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比如,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
规划衔接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
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获取政策支持,以便为企业有效拓展业务发
展空间。
(三)全面强化政策执行监督。扎实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
机制,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以及评估考核工作。
针对政策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要严格进行问责处理,以此确
保国家政策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切实有效地落实。同时,要及时
总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持续不断地完善政策
执行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
二、坚定不移抓好结构优化,有效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
力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乃是党中央为进一步深
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经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有企业必
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优化工作,切实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一)精准聚焦主责主业。清晰明确企业的功能定位,仔细
厘清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将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到核心业务以
及企业擅长的领域之上。坚决果断地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
大力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汇聚、向优势企业集中倾斜。例如,我
们企业作为本行业领域内的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精准聚焦核心
业务,加大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重要方面的投入
力度,切实提高主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盈利能力。
(二)积极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严格按照国家关
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推进国有企
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工作。通过开展重组整合活动,实现
资源的共享共用、优势的互补互促,进而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
率和运行效率。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具体实施的
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沟通协作,深入探索
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全力打造具有更强竞
争力的产业集团。
(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宝贵机遇,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布
局规划和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壮大新的效益增长极,切实推动企
业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比如,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
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的速度,切实提升企业在新
兴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坚定不移抓好内需潜力,全力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扩大内需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国有企业在落实扩
大内需战略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内需潜力
挖掘工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贡献力量。
(一)深度拓展消费空间。紧紧围绕国企主责主业,通过创
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深度拓展消费空间。例如,我们企业可
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实际,精心开发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特点的
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要加强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广工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进而扩大市场份额。
(二)积极催生消费业态。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模式,积极
催生新的消费业态。比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推动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精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加强与电
商平台、互联网企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