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 2025 年外贸进出口工作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关键
作用。今天,我们专题召开 2025 年 XX 区外贸进出口工作推进
会,旨在全面部署外贸进出口倍增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
动我区外贸事业迈向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外贸发展新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与挑战。在此背景下,XX 区外贸发展也呈现出新态势。
(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带来新契机。从国际环境看,尽管
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区域经济合
作的深化,为外贸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报告
显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持续上升,这为我区外贸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
入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与我区
在装备制造、建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进一步降低了区域内贸易
壁垒,为我区企业进入亚太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国内政策支持提供有力保障。在国内,国家高度重视
外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从
税收优惠到金融支持,从贸易便利化到新业态培育,全方位推动
外贸稳定增长。例如,国家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扩大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
持,这为我区外贸企业降低了风险,增强了拓展市场的信心。在
优化跨境贸易结算方面,国家引导银行机构优化海外布局,提升
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鼓励金融机构为
外贸企业提供更多汇率风险管理产品,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
理水平。这些政策为我区外贸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
了坚实的发展保障。
(三)XX区自身优势奠定发展基础。XX 区位优势突出,交
通条件便利,内河航运通江达海,中欧班列全面对接“一带一
路”,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区内产业集聚优
势明显,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
竞争力。以制造业为例,我区的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具备较强
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远销海外。同时,我区拥有扎实的
政策保障体系,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不断优化,
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近年来我区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为外贸增长注入了新动能。这些自身
优势为我区外贸进出口倍增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明确目标,落实外贸倍增新举措
为实现外贸进出口倍增目标,我们必须明确重点任务,采取
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强化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是扶持龙头企
业做大做强。加大对现有龙头外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资金、
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
术创新能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并购,
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跨国企业集团。二是培育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建立中小微外
贸企业培育库,实施精准帮扶。通过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
融资担保等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鼓
励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走“专精特新”发展道
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引进优质外贸企业。加
强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我区重点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外贸企业,
制定针对性的招商政策,吸引其落户我区。通过引进优质外贸企
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促进我区外贸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
(二)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市场份额。一是巩固传统市
场。加强与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贸易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
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和提升在传
统市场的份额。鼓励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展示我区优势产品,
加强品牌推广,拓展客户资源。二是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响应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开拓力度。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贸易规则,制定针对性的市
场开拓策略。组织企业参加沿线国家的经贸洽谈会、展销会等活
动,加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区产品和服务进入新
兴市场。三是发展线上贸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跨
境电商等线上贸易模式。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体系,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
商业务,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四
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
同发展。推动建立区域外贸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特殊经济
区域的对接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区外贸发展水平。
(三)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外贸发展质量。一是推动货物贸
易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附
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比重。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
影响力。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
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推动文化贸
易、旅游服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
鼓励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化水平。加强服
务贸易平台建设,促进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进口工作。
合理扩大进口,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
消费品,满足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加强进口平台建设,
优化进口通关流程,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利用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开展进口贸易洽谈活动。四是发展绿
色贸易。顺应全球绿色发展潮流,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和
绿色贸易。加强对绿色贸易政策的研究和应用,引导企业采用环
保标准和技术,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绿色竞争力。鼓励企业
开展绿色认证,积极参与国际绿色贸易合作。
(四)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外贸营商环境。一是加强政策支
持。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外贸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
出口退税、信用保险、融资贴息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大支持。加强
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建立政策
评估机制,根据政策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