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度市住建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我们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
开篇的关键节点,在当前形势下,住建领域面临着诸多全新的挑
战与机遇。如何精准施策,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我们
必须全力攻克的重要课题。2025 年市住建系统工作思路是加快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健前行;积极建
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深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大力探索打
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村镇新样板,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地制
宜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保
交房冲刺行动、回迁安置攻坚计划、城市更新突破工程、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跃升战役、物业服务品质提升会战”,全方位推动住
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质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绚丽篇章贡
献力量。接下来,围绕本年度的重点工作,我将四点意见。
一、攻坚住房消费与品质提升,夯实房地产稳健根基
(一)激活住房消费引擎,点燃市场回暖新动能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促进住房消费已成为稳定市
场的核心任务。我们要全力落实我市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购房促销活动,如举办专场团购会,通
过集中采购的模式,为购房者争取更多优惠;开展专题推介会,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房产项目,向潜在购房者进行详细介
绍;举办优质项目展销会,将我市的优质房地产项目集中展示,
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组织集中看房活动,方便购房者实地考察,
全面了解房屋的真实情况;举办线上房展,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
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宣传范围;利用抖音卖房等新
兴营销手段,借助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提高房产项目的曝光
度。通过这些活动,持续让利于民,增强购房者的信心,激活住
房消费市场。
(二)锚定好房子建设目标,开拓品质住宅新赛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
升。我们要编制完善优质住房的建设标准,提高住宅层高标准,
提升居住舒适度。计划 5 月份和 10 月份,各组织开展一次全市
高品质住宅交流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等提供交
流平台,分享先进经验和技术。鼓励企业建设更多“安全、舒适、
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引导房地产市场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加速布局高品质住宅这一新赛道,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居
住需求。
(三)打响物业服务提升战役,构建和谐居住新环境
物业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市住建局
制定规范标准、县(市、区)住建部门具体实施、街道社区深度
参与”的物业行业治理体系。市住建局负责制定完善的物业服务
规范和标准,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级等;县(市、区)住
建部门按照标准,对本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确
保服务落实到位;街道社区要深度参与物业管理,发挥贴近居民
的优势,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协调解决物业纠纷。同时,实行
“红黑榜”和末位淘汰机制,对服务质量高、居民满意度高的
物业服务企业列入红榜,进行表彰和奖励,给予政策支持;对服
务质量差、居民投诉多的企业列入黑榜,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
情况严重程度,实施末位淘汰,推动物业服务与价格相符,着力
提升全市物业服务水平。
(四)决胜保交房与回迁安置攻坚,守护群众安居梦想
保交房关系到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加强与金融机
构的沟通协调,为房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房地
产开发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
需求,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年计划交付保交房项目 22 个、
3 万套房屋,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明确每个项目的交付时间节
点和责任人,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的跟踪和监督,确保年底前交
付率达到 100%,让购房者早日实现安居梦想。
回迁安置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继续实施回迁安置三年
攻坚行动,争取将棚改回迁安置工作纳入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绩效
考核,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完善“1331”工作体
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今年计划交付回迁安置项
目 7 个、安置房 1.2 万套,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等工
作,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安置房按时交付,让回迁群众早日
住上安心房。
二、深耕城市更新领域,雕琢宜居韧性智慧之城
(一)精准城市体检,精准定位城市顽疾
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基础。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
体检、不更新”的原则,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
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 2025 年城市体检,综合运用大
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居民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城市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出行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体检,找出
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
的方向,为后续科学制定城市更新方案提供依据。
(二)聚焦项目建设,靶向破解城市难题
根据城市体检结果,重点抓好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三类
项目。民生类项目主要实施“三大改造”。一是改造老旧小区 23
个,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