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县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县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全县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 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系列会议精神,总结去 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动员全县统一战线成员凝心聚力、真 抓实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全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下 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 过去一年,全县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主线,在思想 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促进民族团结、防范化解风险等方 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累计开展党外人士专题学习28场次,覆 盖1200余人次;推动民营企业解决用工难题76个,协调融资四 是2亿元;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化解涉民族宗 教矛盾纠纷21件。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 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更得益于广大统战成员的 共同努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 篇布局之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 定任务艰巨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 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 到,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 求,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 要保障。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 感,推动统战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构建“1318”工作体系 今年全县统战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统 战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1318”工作模式——锚定“一条主 线”、健全“三大机制”、实施“八大工程”,着力固根基、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锚定“一条主线”,巩固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 线工作条例》,健全县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部门 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要 把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解决实际问 题。今年要实现乡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将统战工作纳 入县委巡察和绩效考核内容,每季度由县委督查室开展专项督 查。 二是深化统战领域改革创新。围绕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 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 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重点推进三项改革:第一,完善党 外代表人士培养使用机制,制定《2025-2029年党外干部培养规 划》,建立“双导师”制度,由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 共同结对培养后备干部。第二,建立民营企业诉求“直通 车”制度,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统战服务专窗,实行“一企 一策”问题台账管理,确保企业诉求7个工作日内响应、30个工 作日内办结。第三,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沿318国道打 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串联XX镇、XX乡等5个重点乡 镇,建设双语标识系统、民族风情展示馆和特色产业示范基 地。 (二)健全“三大机制”,推动工作责任落地落实 一是党委统领机制。县委统战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每月 向县委常委会汇报统战工作进展,每季度提交重点工作专报。 各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职 责,年内至少开展2次统战工作专题调研。今年县委将召开2次 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研究民族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和民 营经济发展政策。 二是协同合作机制。建立由统战部、组织部、宣传部、政法 委等15个部门组成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例会 协调解决跨领域问题。实施“同心共建”工程,组织6个民主党 派支部与8个乡镇结对,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传统村 落保护等12个帮扶项目。 三是督查落实机制。将统战工作纳入县委年度督查计划,制 定《统战工作考核评价细则》,实行“月通报、季考评、年总 评”。对连续两次排名后3位的乡镇和部门,由县委分管领导约 谈主要负责人,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实施“八大工程”,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工程。以“同心天全·和川领航”品牌为 抓手,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1.举办专题培训班,9月 下旬在县委党校举办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邀请中央社会主义 学院专家、省委统战部领导授课,覆盖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 执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120人。2.开展谈心谈话,建立县领 导与党外代表人士“一对一”联系制度,全年开展谈心谈 话200人次以上,重点了解思想动态和意见建议。3.组织红色教 育,6月组织统一战线成员赴XX红军纪念馆开展“重走长征 路”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党课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