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园区 2025 年工作计划
202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一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挑战,园区将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
“产业强园、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全
力推动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
成,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以招引项目的准,强化产业定位
(一)精准分析产业趋势。成立专业的产业研究团队,密切
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动态,深入分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
势,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园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
业和新兴产业方向。例如,针对当前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
药等热门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分析其在技术突破、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为产业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定期组
织产业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
就园区产业发展方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通过专家的专业视角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为园区产业定位提供多
元化的思路和建议。建立产业数据库,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产业
的发展数据、企业信息、技术创新成果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挖掘产业发展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园区产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明确产业招商重点。根据产业定位,制定详细的产
业招商目录,明确重点招商的产业领域、企业类型和项目规模。
例如,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引进太阳能、风能、储能等领域
的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聚焦工业机器人、
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开展精准招商。绘制产业链
招商图谱,梳理目标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明确各环节的关键
企业和核心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强链招商。通过引进产
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完善园区产业生态,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
争力。结合园区现有产业基础,注重引进与本地企业具有协同效
应的项目,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开展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三)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产业
的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
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形成产业集
群效应。例如,以某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吸引电池、
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入驻,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实施委托招商,与专业的招商机构、商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
借助其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招商团队,开展委托招商。根据招商
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招商效率和质量。探索资本招商,设
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投资优质项目和企业,引导其落地园区。
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促进园区产业的快
速发展。同时,通过参与企业的投资和管理,为企业提供增值服
务,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二、以服务项目的实,推动产业提档
(一)优化项目服务流程。建立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对
入园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设立专门的项目服务窗口,负责项目的咨询、受理、协调和督办,
实现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制定项目服务清单,明确各部门
在项目服务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
化。建立项目服务台账,对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
施进行详细记录,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项目服
务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服务协调会,及时解决项目审批和建
设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顺利推
进。
(二)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土地保障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土
地指标支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土地资
源。优化土地供应方式,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采取弹性年期出
让、先租后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资金保障方面,搭建
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为企业提供多元
化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园区企业的
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人才保障方面,加强
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举办
招聘会、人才引进活动等,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园区就业创业。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决人才的住房、子女教育、
医疗等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设立园区科
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科技成果
转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
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
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
设备和技术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实施技术改造的
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以融资个体的大,突出平台效用
(一)壮大融资平台规模。整合园区优质资产,注入融资平
台公司,提高平台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质量。通过资产重组、股权
划转等方式,将园区内的土地、房产、基础设施等优质资产纳入
融资平台公司,增强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拓展融
资渠道,支持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引入战
略投资者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
更多的信贷支持和优惠政策,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平台公司
的信用评级,通过规范公司治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
披露等措施,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信用水平和市场认可度。信用
评级的提升有助于融资平台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有利的融
资条件,降低融资成本。
(二)提升平台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整合
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基金等各类金融资源,为园区企业提
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获
取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提高融资效率。开展金融培训和咨
询服务,定期组织金融知识培训和讲座,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金
融素养和融资能力。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合
理的融资方案,解决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企业信用评价
体系,对园区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的
信用评级,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信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