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例文】古训“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揭示,唯有秉持公
心,方能明辨是非、行事磊落。若心逐私欲,则处事偏狭,为
官必堕贪婪;若心存至公,则用权谨慎,治政自显清明。《朱
子语类》云:“心者,万事之原也”,心地纯正,凡事出于公
心,为人就会正派,为官就会清廉,用权就会谨慎,处事就会
公道。(中国纪检监察报《正以处心 廉以律己》)
【典故】出自唐代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制书
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先君捧以流涕,曰:“吾惟一
子,爱甚,方谪去至蓝田,诀曰:‘吾目无涕。’今而不知衣
之濡也,抑有当我哉!”作《喜霁之歌》。
【释义】意思是,任何时候只要恪守正道、胸怀正气,就能
不为各种歪风邪气所染、不被任何旁门左道所迷惑,就敢与各
种不良现象、奸邪小人作斗争。
【赏析】古人讲,“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正在邪必去、恶必遁,只要
心存正气,就会坦荡立于天地之间;反之,胸中正气不彰,邪
念丛生,骄傲就会战胜谦逊,暴躁就会打败冷静,贪婪就会遏
抑节制,懈怠就会代替勤勉。中唐贤相陆贽为官清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