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青年之家建设推
动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提升
专题党课:以青年之家建设推动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提升
青年之家是共青团直接领导或主导的,依托各类实体空间和
云平台,线上线下联系服务青年的公益性、专业化工作平
台,是青年身边的共青团,是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创新的平台
型、枢纽型的组织形态。共青团要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
线,以青年之家为载体,从阵地空间布局、阵地服务内容、阵
地服务方式、阵地运营机制等四个维度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青
年的能力和水平。
一、提高思想站位,准确把握青年之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标
准
“青年之家”是由共青团组织使用和管理,面向社会、面向
青少年提供各类服务的公益性、综合性服务场所的总称。推
进“青年之家”建设,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需求、加强基层服
务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近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服
务青年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创新,在配强服务团队、整合
各方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探索的集中总
结,是破解基层团组织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项目碎
片化、有效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的方法手段创新。大力推
进“青年之家”建设,以“青年之家”服务平台为依托进一步
整合资源、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使团组织成为团员青年遇到
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对于密切团组织与团
员青年的联系、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切实为党做好青年群
众工作,更好地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
覆盖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五有”标准推进“青
年之家”建设:即有固定实用的场地设施,即拥有固定的场地
和基本的服务设施用于开展工作和提供服务;有本领过硬的骨
干队伍,即培养带头服务、能发挥表率作用的团干部、团员青
年、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等,形成“团干部+社工+志
愿者”的工作队伍;有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即打造贴近基
层、贴近青年、贴近需求的服务项目;有健全完善的运作机
制,即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有团员青年
满意的服务业绩,即取得青年欢迎、青年受益、青年认可的实
际成效。
二、聚焦四个维度,推进青年之家建设
(一)聚焦完善阵地空间布局,让服务青年在身边。青年之
家的空间布局要遵循“青年在哪里,青年之家就建在哪里”的
原则,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根据青年的聚集方式和特点建立
线下实体和线上平台,把服务阵地建在青年身边,让青年能够
迅速找得到。线下阵地布局要位于青年相对集中、交通便利、
具有一定辐射面的地区,青年之家既要建在机关事业单位、企
业、街道、社区等传统阵地上,又要延伸到社会组织、物业公
司等新兴领域。线上阵地布局要与青年聚集的网络平台建立协
同关系,打通青年之家云平台入口,让广大青年随时随地找到
青年之家。与此同时,要以新建、改建、共建等方式进行阵地
空间布局。“新建”是充分利用党政、社会和市场资源,整合
属地、企业、社会组织力量,独立建设或联合建设新的青年之
家。“改建”是拓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站、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
心、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新媒体中心、青少年关爱家园、四点
半课堂等已有共青团服务平台,从而转型为青年之家。“共
建”是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依托党建服务阵地和公共文
化服务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
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联合教育、妇联、文联等多部
门,推动青年之家共建共享,不断提升青年之家的有形覆盖和
有效覆盖。另外,青年之家空间设计既要体现共青团特色,统
一悬挂团徽和青年之家牌匾,又要融入青年元素,从青年文化
视角构建青年友好空间,建设青年活力场景。
(二)聚焦丰富阵地服务内容,让服务青年实效化。青年之
家是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门店”,其服务内容以青年需求
为导向,解决青年急难愁盼,切切实实让青年有获得感。先调
研,后服务;不调研,不服务。青年之家服务青年要通过调查
研究,精准把握青年的需求,根据需求清单开好服务清单,从
青年需求端出发,为青年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要以专业化服务供给青年的普遍性需求。青年之家建立专业化
服务阵地,比如青春驿站、悦读驿站、交友驿站、运动驿站、
创业驿站和雷锋青少年驿站,由基层团组织主导设计,针对青
年的普遍性需求,统筹服务项目,打造学习之“家”、服务
之“家”和关爱之“家”,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服
务,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