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五城共建”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五城共建”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会。召开此次主要基于四层考虑:一是基于党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 重大决策部署;二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环境综合整治各 项决策部署;三是基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市两区三家园” 建设需要;四是基于近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全域旅游 无垃圾示范市的创建和路域环境整治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五是 为了加快全县城乡建设步伐,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凝聚共识、 鼓舞斗志、同向同心,确保全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举成功、立 杆见效、常态长效。 下面,围绕前期考察成果、阶段成效总结、反思存在差距、 下步工作考虑讲四点意见。 一、学习考察 XX,增长见识 近日,受书记安排,我随市党政考察团赴 XX、XX 考察, 通过边看、边问、边记、边想和边报告、边安排,彻底颠覆了曾 经过去我对甘南贫穷落后、脏乱差、旧观念、旧思想的了解和认 知,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和锲而不舍、金 石可镂的精神。XX 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市创建成果可以用净、 畅、宁、丽、家、业、美“七个字”来概括。一是“净”。全域无垃 圾,干净整洁,很少看到垃圾桶,说明别人的管理制度变成了 行为习惯。二是“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之大,建设等级之 高,综合服务区之多,为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础。三是“宁”。同是 XX 地区,民族团结和谐稳定,自建、自治、自享得到国家层面 的表彰和社会好评。四是“丽”。几个县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 设,高质量管理,做到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化、硬化 “六化”融合。五是“家”。参观的几处乡村,人居环境庭院洁净, 室外民族化,室内特色化,厨具洁具现代化,日常生活文明化。 六是“业”。市、县、乡、村、户都把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作为支 柱产业,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七是“美”。 立足生态、深挖文态(红色文化)、激活业态令人振惊,规划布 局、土地权属、小品节点、建筑品味、街道景观、管理机制的种 种变化,逐渐形成了甘南之美。 细微之处见境界!XX把全域旅游无垃圾这项看似不可能做 到的工作做成了可能,彰显其狠抓工作魄力;把看似繁杂艰难且 难以维继的环境整治工作做成了规范有序的常态管理,体现其常 抓工作定力;把看似只是部门、乡镇干部的事做成了上下齐心全 民参与的民心大事,表现其善抓工作能力;把看似单一的一项工 作做成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全民素质、提 前融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性工作,展现其会抓工作实力。 二、小结阶段工作,增添信心 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应该说,自 全市国省干线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都干起 来、动起来了。一是高度重视、组建机构、快速行动,二是实地 调研、系统谋划、形成方案,三是点位交办、全面动员、全民参 与,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最直观的感受是,大家对城乡环境整 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都空前高涨。最明显 的变化是,可视范围内环境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城乡更整洁、 更干净、更清新了。最实在的效果是,城乡环境的不断改善,得 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广大群众的纷纷点赞。最可喜的收获 是,从中也反应了我们的干部是能够干事、也会干事、更干得成 事。可以说,这段时间大家的工作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是充 分肯定的。 三、反思自己做法,找准差距 通过学习考察和阶段反思,我们有“三个四”的不足和差距。 (一)对比剖析有“四个落后”。一是思维禁锢落后。自我 陶醉,没有开拓创新、乘势而进。二是规划建设落后。安于现状, 没有居安思危、提档升级。三是要素保障落后。共享均占,没有 集中攻坚、塑造重点。四是规范管理落后。见子打子,没有统筹 兼顾、形成机制。 (二)问题表象为“四个难”。一是问题彻底根治难。问题 发现了,交办了,安排了,但没有一改到底,导致问题得到处置 没有得到根治。二是精力要素集中难。干部疲于奔命,忙于应 对各种督导检查,身心疲惫,难以为继。三是没钱干事难。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收入渠道少,财政收入少,有些干部想为想干, 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四是群众发动自立难。群众自主创造不 够,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先拿钱来,群众才干”现象。 (三)深究根源是“四个害怕”。一是怕问责。由于项目选 择和资金安排不精准,导致工作进度未达时序,怕被追责而不敢 担当、不主动作为。二是怕得罪人,不敢依法依规实打实追究和 硬碰硬追责。三是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履职尽责不到位, 不去做更深更细的思想工作;四是怕失权,既不想干事,又不想 丢票数、丢位子。 这种状态必须及时调整,这种思想必须立即纠正。我们开展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心血来潮,不是一阵风,更不是可搞可不搞, 而是一项必须去做,还要做好做成的事情。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