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为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学习践行“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XX 镇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以“座谈交流+实地走
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村调研,帮助各村查找发展梗阻、梳理
疑难症结、找到问题关键,进一步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
展。
一、背景
XX 镇现有户籍人口 7.79 万人,农村人口数约 13.5 万人,
常住人口约 2.5 万人,占农村人口数的比重为 18.52%。其中,60
周岁以上人口约 1.4 万人。
调研发现,留守在家的多数为农村老弱病残和儿童妇女,这
类对象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村民自治制度流于形式,
经常出现“村民大会召集难”“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难”“村级事务
群众参与难”“对村‘两委’干部监督难”等情况。
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村干部工作已从“兼职”逐步走向“全职化”,但
当前全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大,在现有工资待遇机制下,高强度、
低待遇的工作环境很容易影响村干部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较难吸
引村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农村建设的洪流。
2.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从 XX 镇现有村级干部队伍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部分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老办
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无法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和规范性
政策的约束,导致在处理农村宅基地申请、卫片图斑整改、打击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工作时容易出现侥幸心理。
3.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公、资源争夺等
问题,而个别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传导
不及时和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致使出现村
干部和村民之间信任逐渐缺失、村干部作为基层政策执行的桥梁
杠杆失衡、村级阵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下降等现象。
4.人才力量储备不足
在城市的虹吸效应下,村庄“空心化”及“老龄化”现象突
出,农村精英流失日趋严重,导致像水缸、云集等偏远村和薄弱
村的村干部队伍弱化,后备力量不足,甚至出现青黄不接、“断
层”现象。同时,由于近年来 XX 镇逐步强化对村级事务的监督
与指导,导致个别村干部形成了“凡事都靠乡镇”的思维惯性,
服务意识逐渐弱化。
三、对策思考
(一)多方联动机制,提升日常“监督质效”
一是群众监督。各村要因地制宜充分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
监督平台,立足更好服务群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