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暨垦地合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暨垦 地合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暨垦地合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成效,交流各 地的经验做法,推动垦地合作,部署下步工作,推进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 增效,持续规范发展,助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刚才,6个单位各有侧重 介绍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内容很实,特点鲜明,值得认真学习 借鉴。下面,就进一步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自觉性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所提供的服 务,纵向涉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具有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主体多元的鲜 明特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省厅也将此项工作作为深化 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我省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 展,成为带动农业增产、经营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方 向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明显的。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需要。土地家庭承包是 我国基本经营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形成大量的小规模家庭承包农户,除了 因进城就业居住而愿意流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之外,农村还有许多不愿流出土地经 营权的兼业农户。通过社会化服务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生产之中,由社会化服务 组织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农户家庭经营加上完备的社会化服务,既保留了农 户经营主体地位,又使从事农业变得相对轻松容易还节本增效,既符合我国国情农 情,又适合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在确保 小农户进退有据的前提下,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 务组织,因组织类型、服务机制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呈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但 从全省情况看,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占主导地位,呈现形 式多样、主体多元的快速发展态势。所谓生产托管服务,即农业经营主体在不流转 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 组织完成。实践表明,生产托管是一种不动地、不流转的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种养、 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布局、现代化引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 模式。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社会化 服务,有力促进了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各地实践和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表明,通 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运用先进农机设备和技术作业,有利于促进粮食作物大 面积单产提升,能有效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和生产作业成本,有助于实现农业节本增 效提质。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广现代绿色高效生产 方式,也是质量兴农的有效路径。刚才发言的X县谷万福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 社也算清了一笔账,采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利用大垄密植等技术为农户提供托 管服务,玉米亩产提升60—80斤,大豆亩产提升30—50斤。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 级,就要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好,为 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打牢基础。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发展。单个要素投入规模的大 小,并不能决定综合效益的高低和生产方式的先进程度。现代农业经营规模受农业 生产资料供给、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加工、农业服务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影响,绝不意味着只是土地集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适度规模经 营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一种是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我省户 均耕地规模,决定了不可能通过大规模集中实现经营规模,要通过引导农民开展农 业社会化服务,来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和扩大农业服务的规模,来促进适度规模经 营。总之,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 课题和历史任务,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大 格局的重大举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农业社会化 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扬优势、补短板 我省耕地资源富集、土地集中连片、物质装备领先、农垦带动能力突出,发 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势明显、潜力巨大。通过几年来的实 践,我省加强工作指导,引领行业发展,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 投入,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托管的实践探索模式丰 富,成果丰硕,很多经验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已经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 个突出亮点。2024年,我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带动小农户54万户,对解决小农户生 产难题,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 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组织整体实力较弱。大部分服务组织规 模小、实力弱,专业化程度低,主体间合作不够,在资金筹集、风险抵御及服务带 动上存在诸多短板。二是服务领域拓展不够。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 粮食作物和产中环节,烘干仓储、农产品初加工、冷链物流以及配套的金融保险等 服务还比较薄弱。三是行业管理滞后。大部分地区行业管理的工作还有待提升,标 准缺失、监管缺位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服务质量保障和服务行为有 待进一步规范。四是地方政府重视不足。个别市、县党委、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 重视不够,导致推进不力,特别是挤占和挪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问题比较严 重。五是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各地在智能化设备推广及农业服务数字化、 信息化提升方面存在短板,在项目监管等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比如各地在农 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监管上纸质化材料多,没有充分探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 用,利用好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监管水平。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处在 提质规范阶段,这些问题和短板,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加以 研究,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力度,实现年度工作提档次、上台阶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 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服务粮油等主要作物生产和小农 户为重点,推进多元服务组织共同发展,拓展服务领域,提高联农带农能力,促进 行业规范,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 是将推进多元服务组织共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农业生产领域广、环节多、资源 条件差异大,各类服务主体都有适宜的发展空间和擅长的服务环节,不能厚此薄 彼。要鼓励各类服务组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发展格 局,整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共同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各环节的支撑能力。一 要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服务专业户作为重点,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发展壮 大。据农经统计报表统计,我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服务专业户数量占社会 化服务组织总数的90%以上,他们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也是提升农民自 我服务能力的主要载体,要重点发挥他们的功能、优势。也可以通过成立合作社联 合社,整合农机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推动合作社共同发展,解决单一合 作社发展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市场竞争力有限等问题。二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居间服务优势,组织小农户对接市场化服务组织接受服务,扩大社会化服务对小 农户的覆盖面。在此提示一下,要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服务组织摆在公平竞 争的地位,不能单由村集体形成垄断,要让农民和服务组织有更多的选择,通过竞 争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三要发挥农业服务类企业资本密集、运作高效的 优势,将先进的科技、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引导服务类企业健全联农带农机 制,让小农户更多分享农业生产和服务增值收益。 二是将发展作业环节的农业生产托管作为主要抓手。农业社会化服务表现形式 多样,其中农业生产托管聚焦产中作业环节,体现“帮助农民种地”的特征。近些年 来,农业劳动力短缺、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农户无力自主完成作业环节或 者在经济上不划算,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将产中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一要发展 单环节、多环节托管。单环节托管是农户接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转变经营方式 的第一步,也是多环节托管发展的基础,要鼓励发展。多环节托管能够实现农资 集中采购、农机连片作业、技术集成应用,从而产生服务规模效益,省心省力又能 节本增效,要作为发展方向。二要提高服务质效。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社 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只是帮农民种地、扩大服务规模,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增强带动农户能力”,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发展趋 势,各地要把服务组织作为“良种良法良机”集成优化和落地的重要载体。要聚焦粮油 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导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和装 备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促进粮油生产节本增效。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