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奋力建设科技
强国
2024 年 6 月 24 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
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
验,深入分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明
建设科技强国的内涵要求和战略安排,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我国
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科技强国是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
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
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
强”。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科技事业在党和
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
略作用。科技强国既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
强国的前提条件。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到 2035 年实现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科技强国、为什么建设科技强国、怎样
建设科技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我国科技事
业发展的历史方位、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向科技强国挺
进的总动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
作用,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
有力科技支撑。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
机遇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
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
界。”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动生产力产生质的
飞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些
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的国家,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
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当前,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
颠覆性特征更加凸显,科技向产业直接转化的进程加快,数字技
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发展的图景。
我们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牢牢把握科技和
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科技实力实现
大幅跃升,勇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头。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应对风险挑战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的现实之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
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
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放眼世界,
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空前激烈,科技正在引发国际分工重大调
整,各国都在争相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图抢占未来竞争
优势地位。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的步伐,不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
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
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
界科技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4 年,初步测算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 3.6 万亿元,稳居世
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68%,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到 2497 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
达到 6.91%。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
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我国作为
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
进已具备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深入学习领会“八个坚持”重要经验,牢牢把握科技强
国建设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
院院士大会上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取得的
“八个坚持”宝贵经验,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是从理念到战略
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
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是最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也是建设科
技强国的根本所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科技
创新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予以贯彻落实。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
路,要求我们坚定创新自信,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领
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关键。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这是在深刻把握科技经济发展规律和我
国发展阶段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要求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
质生产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这既是科技创新的使命责任,
也是检验科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科技
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需求,强化科技创新
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这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
力,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完善适应形势变化和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
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这是教育、科技、人才内
在关系的规律性体现,也是当代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教育和人
才的现实紧迫需求,要求我们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实现科技自
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坚持培育创新文化。这是涵养创新创造的活力源泉,要求我
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的制度环境,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追求卓越,让尊重
科技、崇尚创新成为社会风尚。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