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五个“必须统筹”是经济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五个“必须统筹”是经济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 相结合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时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关系、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做优增量和盘活 存量的关系、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这五个“必须统筹”是 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 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 要思想指引。 一、五个“必须统筹”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经济进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的新阶段,时代条件和发展任务变化对经济工作提出新的更高 要求。五个“必须统筹”是回应时代呼声,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实践,对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 五个“必须统筹”是科学应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既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 义升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挑战。我们要科学研判外部环境变 化,把握好战略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巩固扩大自身优势, 打开发展新天地。比如,我国传统产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 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是支撑我国经 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培育 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决不能 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落后产业”简单退出。必须持续深 耕传统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 在持续更新迭代中不断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统筹好培育新 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才 能为应对外部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五个“必须统筹”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经 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新特征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发现阶段性变 化背后的新规律,与时俱进创新经济工作方法,拓展新的发展空 间。比如,从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看,既有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 又面临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再 比如,经济发展“增量”的日积月累形成日益庞大的“存量”,经济 “家底”越来越厚实,存量对增量的影响越来越大,统筹做优增量 和盘活存量对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 日益重要的意义。 五个“必须统筹”是适应国情实际的必然要求。我国幅员辽 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科技基础、产业配套等存在差异, 做好经济工作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不能简单套用一种模式。比如, 在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的 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质 生产力培育模式。又比如,从发展水平看,2024 年我国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超过 1.3 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 的关系,在提升质量轨道上持续做大总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确保我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个“必须统筹”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只有遵循经济 规律,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 手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同时,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政府维护好规则,市 场运行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失灵,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补充、矫正和提升市场自发运行的结果。因此,客观经济规律要 求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使“无形之手”和“有形之 手”协同发力,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果。再比如,质和量的辩 证统一关系,是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经济发展也有“质” 和“量”两方面内涵,量变为质变提供基础,质变为量变提供方向。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这一普遍规律,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 大总量的关系,实现既有质的有效提升又有量的合理增长的高质 量发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五个“必须统筹”体现了重大理论创新 理论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引领实践。五个“必须统筹”是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 总结提炼新时代经济发展成功实践提出的重要理论概括,体现了 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必须统筹”的重要论述, 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 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提供了全新理论视野。 科学提出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市场是现代社会配置 资源的基本机制,政府也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世界范围的普遍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有效市场 和有为政府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必须高效结合、相互协调。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 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 府的关系,需要强化系统观念,防止错位缺位,形成高效协同配 置资源的合力。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 有在自身职责领域更好发挥作用,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高水 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转化 为治理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 力。 科学提出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供给与需求是从理论角度 对经济活动的抽象,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机制。从供给角 度和需求角度看经济,可以提出不同的政策设计,但不能把二者 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供给和需求是 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 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 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 动态平衡是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宏观经济调控 的基本目标。这种平衡是相对、动态的过程,实现这样的平衡, 需要从供需两侧协同用力。供给和需求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辩 证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现实中,总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 的,没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