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作风建设新
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作为
同志们: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
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
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
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今天,我围
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作为”这一主题,进行一次专题党课讲解。
一、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涵
(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一脉相承。2012年12月4日,党
中央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是全面
从严治党的破题之策。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中央不断推进其制度化、
常态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源
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延伸。中央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中
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适用于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它强调从党和国家领
导机关做起,从中央领导同志做起,带头转变作风。中央八项规定主要从调查
研究、会议文风、出访安排、公务接待等方面提出了八条“铁规矩”“硬杠杠”。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则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内在要求的拓展和升华,是一种更
具普遍性、指导性的作风建设要求,不再局限于中央政治局层面,而是向全体
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仅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内容的执
行,更体现了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是全党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在于反对“四风”。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
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
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这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这“四风”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
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
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
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的条件。反对形式主
义,强调真抓实干,杜绝表面文章、虚假政绩。反对官僚主义,要求密切联系
群众,克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作风。反对享乐主义,倡导艰苦奋斗、吃苦
在前,反对贪图安逸、追求奢华。反对奢靡之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
费、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这些精神体现出党对作风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通
过改进作风、优化政治生态,从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信任度的战略意图。
(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在于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
之风、提倡廉洁从政以及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等。与这些相违背的行为,即被视
为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中央八项规定提出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问题的内容在不断调整变化,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它从来就是一以贯之的。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强调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首先体现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带头作用上,强调领导干部 “打
铁必须自身硬”,要在改进作风方面发挥“头雁效应”。为此,党中央多次出台细化
措施,督促各级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强调
求真务实,联系实际。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空谈政治,强调实事求是、立说立
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沉下心来研究问题、解决矛盾,真正了解民意、解决
问题,而不是搞作秀式调研、走过场。三是强调简洁高效,注重实效。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要求推动精简会议文件,倡导短平快的会议制度和实用性文件等举措,提
高决策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四是强调从严规范,不打折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要求严控违规吃喝、公务接待、公车私用等行为,各级党政机关严格执行接待标
准,严禁超标准接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禁公款送礼,使节俭成为常态。
五是强调常态长效,动真碰硬。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提出了行为准则,还通
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问责机制,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建
立“四风”问题线索直查快办机制,持续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群众监督也成为推动
落实的重要力量,互联网举报平台、“四风”随手拍等方式让监督更广泛更直接。
六是强调固化成果,形成机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推动了一系列作风建设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也根据实际探索形成
符合本地特色的制度安排,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被动约束”转化为“主动践行”。
二、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
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
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经受
住“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的目的所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决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
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
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格力量”,主要体现为我们党在100多
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
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
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
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
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
(二)党的作风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
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
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
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
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人
心向背事关重大,失去了民心,党就有危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
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