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改革
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供销围绕破解历史债务积压、经营机制僵化、
服务网络萎缩等多重发展困局,创新实施“卸包袱、换引擎、
畅渠道”三步联动工作法,加快推动体制机制重构与服务功能
升级,实现系统性重塑与跨越式发展,为农服务质量水平得到
显著提升。2024年,XX县供销社成为全市唯一率先恢复农资业
务并独立运营的县级社,入选全国县域农资配送中心。
一、以债务化解为突破,卸除历史包袱
坚持“化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工作思路,通过“盘活
资产、债务重组、冲销挂账”三措并举,累计化解债务
达5400万元,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资产盘活解困局。一是精准摸排风险。针对供销社系
统内三家单位拖欠1000余万元债务引发的诉讼风险,县社面临
账户冻结、资产拍卖的双重危机。成立专项工作组,历时2个月
深入梳理债务形成历史、债权转让过程及抵押资产情况,形
成20余份详细调查报告,为债务处置提供坚实依据。二是多方
协商化解。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方案,组建法律、财务专
家团队,经12轮与债权人和法院沟通协商,最终以600余万元达
成债务和解协议。依法解除房产抵押登记和账户冻结,成功保
全价值2000万元的社有资产,避免了因债务问题导致的资产流
失。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资产动态监管台账,对社有资产
进行定期评估和风险排查,防止类似债务风险再次发生。同
时,制定资产盘活计划,对闲置资产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租
赁、合作等方式实现资产增值。
(二)债务重组破僵局。一是创新重组模式。面对近3000万
元存量债务一半是利息,重启经营举步维艰的困境,XX县以债
务重组破题。通过深入分析债务结构和市场情况,用420万元一
次性买断2886万元不良债权,大幅降低债务负担。二是争取政
策支持。配套“输血纾困”政策,由县平台公司提供低息贷款
先行垫付,贷款利率较市场利率降低30%,为供销社“缓口
气”留足空间。截至目前,XX县供销社已分5期完成贷款偿
还,支付利息仅25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三是优化债务
结构。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剩余债务进行分类管理,优
先偿还高息债务。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和财政贴息,进
一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三)政策清欠抓机遇。一是把握政策窗口。紧抓国家深化
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双重政策窗口期,精准锚
定省政府提出“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统筹处理、本金集中
清偿、利息统一豁免、未剥离金融债务整体打包处置”等核心
政策。二是积极沟通争取。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先后6次赴省、
市供销社专题汇报,准备详实的债务数据和论证材料。凭借积
极主动的沟通态度和充分的材料支撑,成功赢得省供销社的大
力支持,推动省供销社出资回购1400万元债务,实现债务全面
清零。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建立政策跟踪机制,及时关注国家
和地方政策动态,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同时,完善内部管
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防止新的债务产生,为深化供销合作
社综合改革扫清障碍。
二、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激活发展引擎
加强基层社规范化建设,健全相关制度,对人员、财务、资
产等实行统一管理,推动县社与基层社从松散管理向紧密协同
转变。
(一)构建“双线运行”治理体系。一是明确职能定位。针
对社有企业,构建“县供销社指导管理一条线,资产管理公司
经营服务一条线”双线治理模式。县供销社负责制定发展战
略、监督考核和为农服务方向把控,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资产
运营和市场经营,明确职能边界、优化权责分工。二是完善协
同机制。建立县社与资产管理公司定期沟通会议制度,每月召
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制定协同工
作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
通、整体协调运转的现代供销治理体系。三是强化监督考核。
制定社有企业考核评价办法,将为农服务成效、经济效益、风
险防控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
合,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激励企业提升经营管理
水平。
(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
《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关于整合社有资产的意见》
等12项管理制度,建立覆盖资产盘活、项目投资等重大事项的
全流程监管机制,实现事前论证、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闭环
管理。二是强化财务管控。严格财务资金管控,实施预算管理
及系统内资金互助机制。为5家社有企业、8家基层社提供财务
代理服务,统一会计核算标准,加强核算工作标准化建设,节
约管理成本。2024年,全县供销系统非生产性支出同比减
少18%,该做法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刊发推广。三是规范决策程
序。建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重大事项决策范围、程
序和责任。对重大项目投资、资产处置等事项,实行集体决
策,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整合优质资产。依托XX县新
合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搭建专业化资产运营平台,对5处优质社
有资产进行系统整合。通过社企剥离、租赁经营、联合建设等
多元化举措,盘活存量资产价值,2024年实现资产增值300万
元。二是优化投资管理。优化项目投资流程,构建“项目论
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全程监管”投资管理闭环。建立项
目储备库,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提高投资成功
率。比如,2023年投资40余万元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截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