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铸牢信仰之基 永葆清廉本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铸牢信仰之基 永葆清廉本色   各位同志: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深刻感悟党的伟大精神,并 围绕“坚守初心使命,强化作风建设”这一重大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此次党 课,既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 的政治动员。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 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风建设,是贯 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鲜明主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 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党的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党心民心空 前凝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坚守初心使命任重道远,加强作风建设永无止境。 在此,我将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和思考 一、深刻把握百年征程:汲取坚守初心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庄严承诺镌刻 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峥嵘岁月,党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 深刻诠释了这一初心使命的伟大内涵。 (一)回溯历史坐标,明晰初心之源。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 命的奋斗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 命。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小米加步枪,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赢得了人民的衷 心拥护,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 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迈向 工业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人民取得了历史 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这些伟大成就,无不源于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担当。历史证明,只有始终把 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才能获得 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体悟精神伟力,筑牢信仰之基。在百年奋斗中,党锤炼形成了以伟大建 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 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 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党赓续红色血脉、永葆生机活力的不 竭源泉。它们共同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奋斗,是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信仰 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营养、感悟力 量,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淬炼 政治忠诚,提升政治觉悟,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 高地,不迷失方向,不丢掉本色。 (三)聚焦时代命题,践行使命担当。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 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 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将初心使命融入血脉、铸入 灵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心怀“国之大者”,胸怀大局、把握 大势,善于从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二、清醒认识时代之问:锻造过硬作风的现实考量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因 素。新时代新征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 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 危险依然存在。因此,加强作风建设,锻造过硬作风,是应对风险挑战、永葆党的 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 (一)作风建设:永葆党的生命线的战略要义。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赢得民 心的根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根本在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在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历史经验 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党的作风过硬,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党的作风出现 问题,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 置,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刹住了歪风邪气,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带动社风民风持续 向上向善。但也要清醒看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隐形变异、改头 换面的问题仍时有发生,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依然突出。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没有休止符,必须常抓不懈、久 久为功。 (二)形势变化:作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思想观 念多元多样,信息传播日益便捷,这些都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 是利益多元化对作风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利益主体日益增 多,一些党员干部在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之间,容易出现摇摆甚至背离。这使 得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二是网络化对作风监督的 影响。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使得群众监督无处不在,也使得作风问题更容易被 曝光放大。这既是挑战,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利契机,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接受 群众监督。三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诱惑。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过度消 费、攀比炫富等,容易侵蚀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导致一些人精神懈怠、贪图享 乐,甚至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一些地方和部 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重形式轻内容、重留痕轻实效,甚至搞“形象工程”、“政 绩工程”,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三)自我革命:锻造过硬作风的根本保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与人 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前所未有